内容提要(中文) | 第1-6页 |
内容提要(英文)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节 无权代理的定义和分类 | 第8-12页 |
一、 无权代理的定义 | 第8-9页 |
(一)、 代理的定义 | 第8-9页 |
(二)、 无权代理的定义 | 第9页 |
(三)、 无权代理与有权代理的区别 | 第9页 |
二、 无权代理的分类 | 第9-10页 |
三、 狭义的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的联系与区别 | 第10-12页 |
(一)、 两者的联系 | 第10-11页 |
(二)、 两者的区别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狭义的无权代理 | 第12-26页 |
一、 狭义的无权代理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狭义的无权代理中的追认权 | 第13-21页 |
(一)、 行使追认权的条件 | 第13-20页 |
(二)、 行使追认权的效果 | 第20-21页 |
三、 狭义的无权代理中的相对人催告权与撤回权 | 第21-23页 |
四、 狭义的无权代理中的无权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问题 | 第23-26页 |
(一)、 狭义的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二)、 狭义的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的条件 | 第24-25页 |
(三)、 狭义的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的内容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表见代理 | 第26-44页 |
一、 表见代理的概念以及理论基础和实践 | 第26-30页 |
(一)、 表见代理的概念 | 第26-28页 |
(二)、 表见代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 第28-30页 |
二、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 第30-39页 |
(一)、 国内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的探讨 | 第30-33页 |
(二)、 英美法中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探讨 | 第33-36页 |
(三)、 关于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总结性思考 | 第36-39页 |
三、 表见代理的效果问题的探讨 | 第39-40页 |
四、 我国现实生活中表见代理行为的分析与总结 | 第40-44页 |
(一)、 没有代理权的表见代理 | 第40-41页 |
(二)、 超越代理权的表见代理 | 第41-43页 |
(三)、 代理权终止后的表见代理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借鉴国外成熟理论和先进经验,完善我国无权代理制度 | 第44-49页 |
一、 我国现行有关无权代理的立法 | 第44-45页 |
二、 完善我国无权代理制度的若干设想 | 第45-49页 |
(一)、 无权代理立法的基本框架 | 第45页 |
(二)、 完善狭义的无权代理制度 | 第45-47页 |
(三)、 完善表见代理制度 | 第47-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