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4页 |
第一章 欺诈例外原则概说 | 第14-17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基础 | 第15-17页 |
(一) 弥补法律的缺失 | 第15-16页 |
(二) 限制欺诈的公共政策 | 第16页 |
(三) 维持信用证的效用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 | 第17-21页 |
(一) 信用证发展初期的Pillans案——对欺诈不容忍概念的出现 | 第17-18页 |
(二)20 世纪早期的欺诈案例——对欺诈问题的注意 | 第18-21页 |
第二节 欺诈例外原则基本原则的确立 | 第21-25页 |
(一) Maurice O'Meara案——Cardozo法官反对意见中欺诈例外原则的阐述 | 第21-23页 |
(二) Sztejn案——欺诈例外原则确立的里程碑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欺诈例外原则的成文化及其适用模式的确定 | 第25-30页 |
第一节 UCC第5条的规定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适用模式的确定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法院禁令 | 第27-30页 |
(一) 申请法院禁令的法律理由 | 第27-28页 |
(二) 对受益人的法院禁令 | 第28-29页 |
(三) 直接担保下对银行的法院禁令可能存在的障碍 | 第29页 |
(四) 间接担保的特殊问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欺诈例外原则中欺诈的判断标准及排除适用的范围 | 第30-33页 |
第一节 UCC修正版中欺诈判断标准的确立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排除适用欺诈例外原则的第三人 | 第32-33页 |
第五章 适用欺诈例外原则的证据要求 | 第33-40页 |
第一节 美国法的原则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英国法的原则 | 第34-37页 |
(一) United City Merchants案——英国对证据要求的严格态度 | 第34-35页 |
(二) Discount Records案——英国适用欺诈例外原则困难的集中体现 | 第35-36页 |
(三) Themehelp案——法院宽松要求的趋势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加拿大法的原则 | 第37-40页 |
第六章 ICC及UNCTRAL公约的相关规定 | 第40-46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会(ICC)规则中的欺诈例外规则 | 第40-44页 |
(一)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 | 第40-41页 |
(二) 合同担保统一规则Uniform Rules for Contract Guarantees | 第41-42页 |
(三) 凭要求即付担保统一规则Uniform Rules for Demand Guarantees | 第42-43页 |
(四) 国际备用信用证惯例International Standby Practices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独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公约中的欺诈例外原则 | 第44-46页 |
第七章 中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 第46-50页 |
第一节 我国有关信用证项下欺诈问题的立法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我国有关信用证项下欺诈问题的司法实践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2页 |
参考书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