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路由器的服务质量关键技术研究
摘 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选题的考虑 | 第13-16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路由器QoS的相关技术 | 第18-28页 |
·路由器的相关技术 | 第18-20页 |
·路由器的结构 | 第18-19页 |
·路由器的分类 | 第19-20页 |
·路由器QoS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第20-24页 |
·QoS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路由器数据平面的QoS机制 | 第21-23页 |
·路由器控制平面的QoS机制 | 第23-24页 |
·Internet QoS网络模型 | 第24-28页 |
·集成服务模型 | 第24-25页 |
·区分服务模型 | 第25-26页 |
·多协议标签交换 | 第26-27页 |
·对路由器设计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近似公平带宽分配算法 | 第28-46页 |
·二阶段分布式拥塞控制的系统方案 | 第29-33页 |
·网络参考模型 | 第29-30页 |
·核心网络的拥塞控制 | 第30-31页 |
·接入网络的拥塞控制 | 第31-33页 |
·RQ-AFB算法 | 第33-38页 |
·算法概述 | 第34页 |
·算法的实现 | 第34-38页 |
·性能评价 | 第38-44页 |
·TCP和UDP之间的公平性 | 第39-42页 |
·UDP传输流之间的公平性 | 第42-44页 |
·算法的动态性 | 第44页 |
·实验结果的总结 | 第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基于边界节点的聚集拥塞控制 | 第46-68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47-49页 |
·体系结构 | 第49-56页 |
·出口节点的结构 | 第50-51页 |
·入口节点的结构 | 第51-52页 |
·QoS控制分组的结构 | 第52-53页 |
·速率控制算法 | 第53-56页 |
·性能评价 | 第56-65页 |
·拥塞崩溃 | 第58-59页 |
·公平性 | 第59-63页 |
·分组的丢失率和队列长度 | 第63-65页 |
·实验结果的总结 | 第65页 |
·实现的考虑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第五章 面向DiffServ网络的接纳控制 | 第68-96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69-72页 |
·IntServ网络的接纳控制 | 第69-71页 |
·DiffServ网络的接纳控制 | 第71-72页 |
·接纳控制方案DS-CAC | 第72-83页 |
·网络和流量模型 | 第72-73页 |
·集中式的接纳控制 | 第73-78页 |
·分布式的接纳控制 | 第78-80页 |
·混合式的接纳控制 | 第80-82页 |
·接纳控制方案的总结 | 第82-83页 |
·核心算法 | 第83-88页 |
·本地测量 | 第83-85页 |
·可用带宽估计 | 第85-86页 |
·接纳控制 | 第86页 |
·估计延迟限度 | 第86-88页 |
·接纳控制方案的应用 | 第88-89页 |
·性能评价 | 第89-93页 |
·可接纳区域 | 第89-90页 |
·多节点网络 | 第90-93页 |
·实现的考虑 | 第93-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第六章 支持多服务类的输入排队调度算法 | 第96-112页 |
·VOQ路由器 | 第97-99页 |
·逻辑结构 | 第97-98页 |
·性能评价 | 第98页 |
·算法分类 | 第98-99页 |
·基于最大匹配的算法 | 第99-101页 |
·最大匹配算法 | 第99-100页 |
·极大匹配算法 | 第100-101页 |
·基于最大权重匹配的算法 | 第101-104页 |
·最大权重匹配算法 | 第101-102页 |
·无记忆的极大权重匹配算法 | 第102页 |
·有记忆的极大权重匹配算法 | 第102-103页 |
·算法的比较 | 第103-104页 |
·基于稳定婚姻的算法 | 第104-105页 |
·支持多服务类的输入排队路由器 | 第105-111页 |
·体系结构 | 第105-107页 |
·支持奖赏服务的调度算法 | 第107-109页 |
·支持确保服务的调度算法 | 第109-111页 |
·结论 | 第111-112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2页 |
致 谢 | 第122-124页 |
作者简历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