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重离子致DNA双链断裂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9-14页 |
2 电离辐射致DNA的损伤 | 第14-22页 |
·脱氧核糖核酸(DNA) | 第14-17页 |
·核酸 | 第14-15页 |
·脱氧核糖核酸 | 第15-17页 |
·电离辐射致DNA的损伤 | 第17-20页 |
·重离子辐射 | 第20-22页 |
3 研究方法和内容及实验装置和条件 | 第22-43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实验装置和研究条件 | 第23-43页 |
·生物样品辐照条件-HI-13串列加速器 | 第23-25页 |
·观测生物DNA样品的实验条件-原子力显微镜 | 第25-41页 |
·STM和AFM的发展史及工作原理 | 第25-32页 |
·在STM和AFM上已做的一些基础工作 | 第32-41页 |
·生物样品的制备技术 | 第41-42页 |
·坚实的理论指导 | 第42-43页 |
4 生物大分子DNA的AFM观测 | 第43-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用DNA样品及其制备 | 第43页 |
·供AFM观测的DNA样品制备 | 第43-44页 |
·实验用仪器及设备 | 第44页 |
·AFM成像实验 | 第44-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5 辐照致DNA链断裂碎片的AFM观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 | 第52-75页 |
·α粒子致DNA链断裂碎片的AFM观测和凝胶电泳分析 | 第52-61页 |
·α粒子辐照DNA实验的准备工作 | 第52-5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5-56页 |
·辐照用DNA样品及其制备 | 第55-56页 |
·实验用仪器及设备 | 第56页 |
·实验 | 第56-57页 |
·辐照 | 第56页 |
·AFM成像 | 第56-57页 |
·电泳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AFM定性观测结果 | 第57-59页 |
·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重离子致DNA链断裂碎片的AFM观测和电泳杂交分析 | 第61-75页 |
·重离子辐照实验的准备工作 | 第61-6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3页 |
·辐照用DNA样品及其制备 | 第63页 |
·实验用仪器及设备 | 第63页 |
·实验 | 第63-66页 |
·辐照 | 第63-65页 |
·AFM成像 | 第65页 |
·电泳杂交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5页 |
·AFM观测结果 | 第66-71页 |
·电泳杂交分析结果 | 第71-73页 |
·DNA双链断裂的统计模型分析--借用Tsallis熵拟合实验数据 | 第73-75页 |
6 结论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