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图像通信与处理技术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 绪论第1-15页
   ·林火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数字图像处理与通信技术第11-13页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第11-12页
     ·图像通信技术第12-13页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2 系统总体设计第15-18页
   ·系统原理第15-16页
   ·系统组成第16-18页
     ·视频采集与远程传输第16-17页
     ·森林火灾图像处理与识别第17-18页
3 客户机系统设计第18-24页
   ·设计原则第18页
     ·经济性原则第18页
     ·安全可靠性原则第18页
   ·客户机系统结构设计第18页
   ·手动控制器设计第18-19页
   ·转台第19-21页
   ·解码器第21页
     ·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第21页
     ·原理第21页
     ·地址码设置第21页
   ·CCD摄像机第21-22页
   ·视频采集卡第22页
   ·设备安装第22-24页
     ·客户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连接第22-23页
     ·TM2188AP与2148的连接第23-24页
4 视频采集与远程传输第24-35页
   ·数字视频的特点第24页
   ·视频要求第24-25页
     ·操作系统要求第24页
     ·计算机配置要求第24-25页
     ·网络要求第25页
   ·TCP/IP协议第25-27页
     ·TCP/IP特点第25-26页
     ·TCP/IP网络体系结构第26-27页
   ·CLIENT/SERVER模式第27-28页
     ·思想第27页
     ·套接标识符第27-28页
     ·步骤第28页
     ·TCP连接第28页
   ·视频采集与远程传输设计第28-30页
     ·结构第28-29页
     ·前端采集部分第29-30页
     ·网络传输部分第30页
     ·视频接收部分第30页
   ·软件设计第30-31页
     ·初始化模块第30页
     ·视频传输模块第30-31页
   ·实验第31-35页
     ·硬件连接第31-32页
     ·安装网络协议第32页
     ·套接标识符设置第32-33页
       ·IP地址设置第32-33页
       ·端口设置第33页
     ·视频传输结果第33页
     ·传输分析第33-35页
5 森林火灾图像处理与识别第35-59页
   ·图像模型的建立第35-38页
     ·图像的数字化第35-36页
     ·色彩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RGB模型第37页
       ·YUV模型第37页
       ·RGB与YUV的转换第37-38页
   ·小波分析理论应用第38-41页
     ·二维多分辨分析(2-D MRA)构造第38-40页
     ·二维Mallat算法第40页
     ·小波分解与重构第40-41页
     ·小波函数介绍第41页
   ·图像预处理第41-45页
     ·图像直方图表示第42页
     ·灰度图像表示第42页
     ·图像受噪模型第42-43页
     ·基于小波理论的图像去噪第43-45页
   ·图像分割第45-53页
     ·基于阈值法的图像分割第47-48页
     ·基于自组织竞争NN的图像分割第48-53页
       ·自组织竞争NN思想第49页
       ·特征空间和输入模式的建立第49-50页
       ·WTA网络第50-52页
       ·Kohonen网络第52-53页
   ·模式识别第53-57页
     ·识别方法第54页
     ·样本分类依据第54页
     ·判决准则第54-55页
     ·感知型模型第55-57页
     ·BP神经元网络第57页
   ·软件编制第57-59页
6 结论第59-61页
   ·总结第59页
   ·建议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压变频控制的风洞流场调节系统
下一篇:IMS-PCR检测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种子带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