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固体力学论文--结构力学论文

双层扁球网壳的静力与动力性能分析

1 绪论第1-14页
   ·球状网壳结构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6-8页
   ·理论研究概况第8-11页
     ·计算模型第8页
     ·线性分析第8-9页
     ·非线性分析第9-10页
     ·动力分析第10-11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1-14页
     ·本文的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第11-13页
     ·本文的工作第13-14页
2 双层扁球状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第14-43页
   ·引言第14页
   ·网壳的杆件设计和荷载设计第14-26页
     ·杆件截面设计第14-15页
     ·荷载设计与计算第15-26页
   ·空间梁单元计算模型分析第26-33页
     ·基本假定第26页
     ·网壳的变形分析第26-28页
     ·网壳杆件的内力分析第28-29页
     ·基础反力分析第29-32页
     ·柱端反应力分析第32-33页
   ·空间梁单元与空间杆单元的比较和分析第33-37页
     ·空间杆系有限元法基本假定第33-34页
     ·杆单元模型与梁单元模型的变形比较分析第34-35页
     ·杆单元模型与梁单元模型的杆件内力比较分析第35-36页
     ·杆单元模型与梁单元模型杆件的基础反力比较分析第36-37页
   ·非线性分析与线性分析比较第37-40页
   ·上部网壳的支座约束对其静力性能的影响第40-43页
     ·位移比较第40-42页
     ·支承反力比较第42-43页
3 双层扁球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第43-48页
   ·引言第43页
   ·动力特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式第43-45页
   ·杆件采用铰节点连接和采用刚节点连接的动力特性比较第45-46页
   ·上部网壳不同支座方式下自振周期的比较第46-48页
4 双层扁球状网壳结构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第48-61页
   ·引言第48页
   ·时程法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比较第48页
   ·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第48-50页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第50-52页
   ·振型截断问题第52-53页
   ·支承条件的改变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第53-58页
     ·支承条件下的振型分析第54-56页
     ·三种支承条件下的位移和应力比较第56-58页
   ·阻尼比的影响第58-6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61-62页
   ·研究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角叶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克隆
下一篇:公平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