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松散耦合分布式通用通信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6页
 1.1 网络教学第9-10页
 1.2 系统仿真第10-11页
 1.3 通信系统仿真第11-13页
  1.3.1 通信系统仿真及现状第11-12页
  1.3.2 仿真系统应用于远程教学的现状第12-13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应用价值第13-16页
  1.4.1 系统性能第13-14页
  1.4.2 研究意义第14页
  1.4.3 应用价值第14-16页
第二章 系统分布式组件构架的研究第16-30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分布式组件概述第16-17页
 2.3 组件第17-18页
 2.4 分布式组件第18-27页
  2.4.1 OMA/CORBA第18-21页
   2.4.1.1 OMA第18-19页
   2.4.1.2 OMG对象模型第19页
   2.4.1.3 CORBA第19-21页
  2.4.2 COM/DCOM第21-24页
   2.4.2.1 DCOM第23-24页
  2.4.3 JAVA RMI/EJB第24-27页
 2.5 系统架构的选取第27-30页
  2.5.1 三种分布式组件构架的比较第27-28页
  2.5.2 系统构架的选取第28-30页
   2.5.2.1 客户端编程语言的选取第28-29页
   2.5.2.2 仿真内核组件模型的选取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SOAP的分布式协议研究第30-37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松散耦合的分布式第30-31页
 3.3 SOAP第31-32页
 3.4 基于SOAP的松散耦合远程组件访问协议第32-36页
 3.5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37-54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系统整体设计描述第37-38页
 4.3 系统设计第38-53页
  4.3.1 图形化的用户界面第38-43页
   4.3.2.1 可视化编辑模块第39-41页
   4.3.2.2 仿真结果显示与处理模块第41页
   4.3.2.3 扩充模块加载模块第41-43页
  4.3.3 数据交换与传输第43-44页
  4.3.4 松散耦合分布式仿真第44-53页
   4.3.4.1 如何确定组件的分布第45-51页
   4.3.4.6 仿真组件的结构第51-53页
  4.3.5 仿真组件管理第53页
 4.4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基于XML系统协议的设计第54-68页
 5.1 引言第54页
 5.2 系统协议载体的选择第54-55页
 5.3 XML语言概述第55-56页
 5.4 基于XML的可视化编辑的存储格式设计第56-62页
  5.4.1 模版的设计第56-58页
  5.4.2 仿真逻辑图存储结构第58-62页
   5.4.2.1 模块描述第58-60页
   5.4.2.2 连接描述第60-61页
   5.4.2.3 对界面的扩充第61-62页
 5.5 基于XML的通信协议设计第62-67页
  5.5.1 Command协议包的描述第63-64页
  5.5.2 Reply协议包的描述第64页
  5.5.3 Connect协议包的描述第64-66页
   5.5.3.1 模块属性第65-66页
   5.5.3.2 节点表述第66页
  5.5.4 数据回应第66-67页
 5.6 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附录1 可视化编辑部分类描述的UML图第71-77页
 FigGroup类UML图第71-72页
 FigEdge类UML图第72-73页
 modeliconnode类UML图第73-74页
 XML模版处理类PGMLPaser UML图第74-75页
 结果显示Plot类UML图第75-76页
 可视化编辑JGraph类UML图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参加的研究项目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文化的赓延与现代文明的新生--福利镇社会文化的变迁
下一篇:日本龟蜡蚧种群时空动态及其群落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