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S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0页 |
1.1 铝锂合金的研究进程 | 第9-19页 |
1.1.1 铝锂合金的发展简史 | 第9-12页 |
1.1.2 铝锂合金的加工和成型 | 第12-17页 |
1.1.3 铝锂合金的应用 | 第17-19页 |
1.2 铝锂合金的组织特征 | 第19-20页 |
1.2.1 Al-Li二元合金 | 第19-20页 |
1.2.2 Al-Li-Cu和Al-Li-Mg系合金 | 第20页 |
1.3 铝锂合金的微合金化 | 第20-25页 |
1.3.1 微量稀土元素的作用 | 第22页 |
1.3.2 微量Sc的合金化作用 | 第22-23页 |
1.3.3 Ag、Mg在铝锂合金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1.3.4 Be、Ge、Cd在铝锂合金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1.4 铝锂合金性能改善的新进展 | 第25-28页 |
1.4.1 塑韧性的改善 | 第25-26页 |
1.4.2 各向异性的改善 | 第26-28页 |
1.4.3 热稳定性的改善 | 第28页 |
1.5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0-38页 |
2.1 合金成分设计 | 第30页 |
2.2 合金制备 | 第30-31页 |
2.3 样品制备 | 第31页 |
2.4 性能检测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第三章 219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 第38-5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3.2.1 时效强化特性 | 第38-40页 |
3.2.2 各向异性 | 第40-41页 |
3.2.3 热稳定性 | 第41页 |
3.2.4 微观结构 | 第41-44页 |
3.3 讨论 | 第44-53页 |
3.3.1 合金的强化特性 | 第44-48页 |
3.3.2 各向异性 | 第48-51页 |
3.3.3 热稳定性 | 第51-53页 |
3.4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添加微量Sc对219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6-65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6-60页 |
4.2.1 Sc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2 Sc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7-60页 |
4.3 讨论 | 第60-63页 |
4.4 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微量Ag、Mg的添加对219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5-78页 |
5.1 实验结果 | 第65-72页 |
5.1.1 时效强化特性 | 第65-66页 |
5.1.2 微观结构 | 第66-72页 |
5.2 讨论 | 第72-75页 |
5.3 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