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中庙镇的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性调整 | 第9-25页 |
第一节 中庙镇的现状概况 | 第9-14页 |
·区位与历史沿革 | 第9-10页 |
·自然资源状况 | 第10-13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中庙镇的发展战略 | 第14-21页 |
·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第14-16页 |
·中庙镇的城镇化 | 第16-17页 |
·中庙镇的城镇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性调整 | 第17-21页 |
第三节 产业结构性调整与城镇规划 | 第21-25页 |
·产业结构性调整与城镇结构 | 第21-23页 |
·产业结构性调整与城镇空间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中庙镇的旧城更新 | 第25-40页 |
第一节 旧城区的历史和现状 | 第26-33页 |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第26-27页 |
·传统民居和人文古迹 | 第27-31页 |
·现状的居民情况 | 第31-32页 |
·旧城更新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旧城更新的基本原则 | 第33-36页 |
·效益优先的原则 | 第33-34页 |
·软硬并重的原则 | 第34-35页 |
·规划创新的原则 | 第35-36页 |
·规划动态的原则 | 第36页 |
第三节 旧城更新的模式选择 | 第36-40页 |
·投资估算 | 第36-37页 |
·运作模式 | 第37-38页 |
·商业模型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旧城更新的规划设计 | 第40-59页 |
第一节 渔村空间的发展脉络 | 第40-47页 |
·历史的记忆 | 第41-43页 |
·渔村的空间形态 | 第43-44页 |
·传统民居的特征 | 第44-47页 |
第二节 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 第47-57页 |
·旅游发展与渔民生活 | 第48-50页 |
·复兴传统庙会和商业街区 | 第50-51页 |
·文物建筑保护和城镇防洪 | 第51-53页 |
·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 | 第53-56页 |
·渔家风情的外部环境 | 第56-57页 |
第三节 设计的细节 | 第57-59页 |
·单体户型 | 第57-58页 |
·其它细节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旧城更新的实施过程 | 第59-69页 |
第一节 旧城更新的方案设计 | 第59-61页 |
第二节 旧城更新的拆迁动员 | 第61-64页 |
·拆迁的准备工作 | 第62页 |
·居民的集体上访 | 第62-63页 |
·上访现象的剖析 | 第63-64页 |
·更新方案的调整 | 第64页 |
第三节 更新建设的招标投标 | 第64-65页 |
第四节 旧城更新的建设过程 | 第65-67页 |
第五节 回迁居民的认同程度 | 第67-69页 |
第五章 中庙镇旧城更新引发的思考 | 第69-93页 |
第一节 旧城更新的初步评价 | 第69-74页 |
·旧城更新的社会效益 | 第70-71页 |
·旧城更新的经济效益 | 第71-72页 |
·旧城更新的环境效益 | 第72-74页 |
第二节 旧城更新引发的思考 | 第74-85页 |
·旧城更新的初步总结 | 第74-77页 |
·更新模式与公众参与 | 第77-80页 |
·城镇规划的“权智结合” | 第80-85页 |
第三节 中庙镇对巢湖市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 第85-93页 |
·巢湖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 第85-87页 |
·中庙镇对巢湖市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 第87-93页 |
启示一: 加强整体性研究,进行小城镇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 第87-89页 |
启示二: 体制创新是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选择 | 第89-90页 |
启示三: 坚持不懈地提高农民素质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之源 | 第90-93页 |
附件一: 主要设计图纸 | 第93-107页 |
附件二: 规划实施细则及其它 | 第107-11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后记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