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治疗学论文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PF4及其改构体p17-70抗血管新生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2页
缩略词表第12-15页
前言第15-18页
实验材料第18-25页
 1 菌株与质粒第18页
 2 细胞系和实验动物第18页
 3 限制性内切酶及修饰酶第18页
 4 其它主要实验材料第18-21页
 5 主要溶液配制第21-23页
 6 主要仪器第23-25页
第一部分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第25-46页
 一、实验方法第25-39页
  1.逆转录病毒介导人PF4及其相关多肽基因靶向实体瘤新生血管的基本路线第25-27页
  2.人PF4及其相关多肽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设计与构建第27-39页
   2.1 RT-PCR及PCR扩增人PF4及其相关多肽基因序列第27-30页
   2.2 低熔点胶(LMPA)法回收DNA片段第30页
   2.3 回收的PF4和p17-70 PCR产物的酶切第30-31页
   2.4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纯化和回收第31-32页
   2.5 连接反应第32页
   2.6 感受态大肠杆菌细胞制备第32页
   2.7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32-33页
   2.8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第33页
   2.9 目的基因的测序第33-37页
   2.10 质粒DNA的大量制备第37-39页
 二、实验结果第39-46页
  1.表达人PF4基因及p17-70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第39-42页
   1.1 人PF4基因全长序列的构建第39-40页
   1.2 人PF4相关多肽基因-p17-70的构建第40-41页
   1.3 重组人PF4全长基因及p17-70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第41-42页
  2 PF4基因和p17-70基因的测序第42-46页
第二部分 产病毒细胞系的建立和病毒感染受体细胞第46-61页
 一、实验方法第46-54页
  1.细胞培养第46页
  2.细胞传代及冻存第46-47页
  3.细胞复苏第47页
  4.受体细胞的筛选第47-48页
  5.产病毒细胞系的建立第48-52页
   5.1 逆转录病毒重组体转染包装细胞系第49-51页
   5.2 产病毒细胞系的扩增、冻存及病毒上清收集第51-52页
   5.3 病毒滴度的测定第52页
  6.病毒上清感染KB细胞第52-53页
   6.1 收集病毒上清第52页
   6.2 病毒感染KB细胞的程序第52-53页
  7.PCR,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第53-54页
   7.1 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3页
   7.2 细胞总RNA的提取第53-54页
   7.3 PCR,RT-PCR扩增第54页
   7.4 Western印迹分析第54页
 二、实验结果第54-61页
  1.逆转录病毒的包装、收获及滴度测定第54-57页
   1.1 病毒的包装第54-56页
   1.2 逆转录病毒的收获、滴度测定第56-57页
  2.逆转录病毒体外感染人头颈部癌KB细胞第57-58页
  3.PF4和p17-70基因在PA317细胞和KB细胞中表达的鉴定第58-61页
第三部分 重组目的基因的体内外功能实验第61-79页
 一 实验方法第61-65页
  1.重组目的基因的体外功能实验第61-64页
   1.1 病毒感染的KB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第61页
   1.2 MTT法检测感染的KB细胞的增殖指数第61-62页
   1.3 克隆形成率方法检测感染的KB细胞的增长能力第62-63页
   1.4 MTT法检测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和感染的KB细胞培养液对KB细胞的增殖的作用第63页
   1.5 MTT法检测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和感染的KB细胞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的作用第63-64页
  2.重组目的基因的体内功能实验第64-65页
   2.1 建立KB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第64页
   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密度第64页
   2.3 统计学分析第64-65页
 二、实验结果第65-79页
  1.病毒重组体的体外实验结果第65-69页
   1.1 KB细胞的生长曲线第65页
   1.2 KB细胞的克隆形成率第65页
   1.3 病毒上清和感染的KB细胞培养液对KB细胞增殖的作用第65-66页
   1.4 病毒上清和感染的KB细胞培养液对HUVEC增殖的作用第66-69页
  2.病毒重组体的体内实验结果第69-79页
   2.1 裸鼠移植瘤平均生长曲线第69-70页
   2.2 裸鼠移植瘤平均重量第70-74页
   2.3 荷瘤鼠生存曲线第74-75页
   2.4 裸鼠移植瘤血管密度第75-79页
讨论第79-84页
小结与结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文献综述第90-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发表文章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CD3基因工程嵌合抗体的研究
下一篇:M-CSFr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