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玉米病虫害论文

玉米矮花叶病一个新的抗病基因位点的发现和定位

致谢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1. 引言第8页
2. 研究述评第8-15页
 2.1 玉米抗矮花叶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现状第8-15页
  2.1.1 玉米抗矮花叶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第8-10页
  2.1.2 玉米抗矮花叶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第10-13页
   2.1.2.1 RFLP标记第10-11页
   2.1.2.2 RAPD标记第11页
   2.1.2.3 SSR标记第11-12页
   2.1.2.4 AFLP标记第12页
   2.1.2.5 SNP标记第12-13页
   2.1.2.6 5种分子标记的比较第13页
  2.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13-14页
  2.1.4 抗病基因的图位克隆第14-15页
 2.2 本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5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5-22页
 3.1 供试材料第15-16页
 3.2 接种病毒株系第16-17页
 3.3 杂交组合的配制第17-18页
 3.4 调查指标及调查时期第18页
 3.5 植株基因组DNA提取和检测第18-19页
 3.6 BSA分池第19页
 3.7 SSR实验流程第19-22页
  3.7.1 PCR反应体系第19-20页
  3.7.2 反应程序第20页
  3.7.3 电泳的准备第20-21页
  3.7.4 电泳第21页
  3.7.5 扩增产物的银染显色第21-22页
 3.8 分析方法第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30页
 4.1 玉米抗矮花叶病的遗传分析第22-23页
 4.2 等位性分析第23页
 4.3 细胞学定位第23-25页
 4.4 玉米抗矮花叶病基因mdml(t)的SSR标记第25-30页
  4.4.1 多态性引物的筛选第25-26页
  4.4.2 抗矮花叶病基因mdml(t)的分子作图第26-30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0-33页
 5.1 结论第30页
 5.2 讨论第30-33页
  5.2.1 对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的认识第31页
  5.2.2 关于黄早4中一对抗病主基因位点以外的其他基因位点的检测第31-32页
  5.2.3 黄早4中新的抗矮花叶病主基因mdml(t)的发现和定位对玉米抗病育种的意义第32-3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33-37页
附表: PCR扩增选用玉米基因组的核心SSR引物第37-39页
英文摘要第39-41页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或已接受的论文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耐盐变异体的筛选以及耐盐性分析
下一篇: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其它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