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6页 |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及病害情况 | 第7页 |
·马铃薯茎尖脱毒产业概况 | 第7-8页 |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技术 | 第8-13页 |
·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诱导成脱毒苗 | 第8-10页 |
·茎尖分生组织的诱导和植株的再生 | 第8-9页 |
·影响马铃薯茎尖脱毒成功率的因素 | 第9页 |
·马铃薯主要病害的脱毒难易程度 | 第9-10页 |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快繁和试管薯的生产 | 第10-12页 |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快繁 | 第10页 |
·马铃薯脱毒试管薯的诱导及其形成和膨大的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马铃薯脱毒苗的无土扦插快繁和脱毒小薯的生产 | 第12-13页 |
·马铃薯脱毒苗的无土扦插快繁 | 第12-13页 |
·马铃薯脱毒小薯的生产 | 第13页 |
·国内外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概况 | 第13-14页 |
·脱毒马铃薯的病毒检测 | 第14页 |
·马铃薯休眠及休眠的打破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16-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方法的优化 | 第16-17页 |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试验步骤与培养条件 | 第17页 |
·试验结果的记录 | 第17页 |
·马铃薯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 | 第17-18页 |
·供试材料 | 第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培养方法 | 第17页 |
·试验结果记录 | 第17-18页 |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诱导 | 第18-20页 |
·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机制研究 | 第18页 |
·马铃薯脱毒苗扦插快繁和脱毒小薯诱导试验 | 第18-20页 |
·马铃薯微型薯打破休眠试验 | 第20-21页 |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试验步骤及培养条件 | 第20-21页 |
·试验结果记录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36页 |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方法的优化 | 第21-24页 |
·激素对提高茎尖脱毒培养效率的影响 | 第21-23页 |
·茎尖大小对茎尖分化与脱毒效果的影响 | 第23页 |
·高温处理对茎尖脱毒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活性炭对茎尖培养效率的影响 | 第24页 |
·马铃薯脱毒苗快繁培养基的选择 | 第24-27页 |
·不同基因型脱毒试管苗生长比较 | 第24-25页 |
·激素对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第25页 |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第25页 |
·高效、低成本试管苗快繁培养苗的确定 | 第25-27页 |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诱导 | 第27-33页 |
·马铃薯脱毒试管薯诱导 | 第27-31页 |
·马铃薯苗扦插快繁和脱毒小薯 | 第31-33页 |
·打破微型薯休眠试验 | 第33-36页 |
·GA_3对微型薯的催芽效果 | 第33页 |
·RS熏蒸对微型薯的催芽效果 | 第33-34页 |
·2,4-D和GA_3对微型薯发芽的影响 | 第34-35页 |
·GA_3、RS熏蒸、2,4-D和GA_3处理对微型薯催芽效果比较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论和讨论 | 第36-40页 |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40页 |
·关于马铃薯茎尖培养方法的优化 | 第36-38页 |
·关于马铃薯脱毒菌试管快繁培养基的选择 | 第38页 |
·关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诱导 | 第38-39页 |
·关于马铃薯微型薯打破休眠研究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