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抗生素生技霉素和桔青霉68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第一部分 生技霉素小组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 第1-49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前言 | 第7-10页 |
二、实验部分 | 第10-15页 |
(一)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0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0-15页 |
1.提取工艺 | 第10页 |
2.组分分析 | 第10-13页 |
3.分离流程 | 第13-15页 |
三、结构鉴定 | 第15-43页 |
(一) 理化性质 | 第15-18页 |
(二) 结构鉴定 | 第18-43页 |
1.生技霉素C_2的结构鉴定 | 第18-22页 |
2.生技霉素B_3的结构鉴定 | 第22-24页 |
3.生技霉素B_(2α),B_(2β)的结构鉴定 | 第24-26页 |
4.生技霉素B_0的结构鉴定 | 第26-28页 |
5.生技霉素A_0的结构鉴定 | 第28-43页 |
四、讨论 | 第43-45页 |
五、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第二部分 桔青霉68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 第49-79页 |
中文摘要 | 第49-50页 |
英文摘要 | 第50-51页 |
一、前言 | 第51-53页 |
二、实验部分 | 第53-57页 |
(一)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3-54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54-57页 |
1.发酵 | 第54页 |
2.活性检测 | 第54页 |
3.提取分离流程 | 第54-57页 |
三、结构鉴定 | 第57-70页 |
(一) 理化性质 | 第57-58页 |
(二) 结构鉴定 | 第58-70页 |
·A的结构鉴定 | 第58-61页 |
·B的结构鉴定 | 第61-63页 |
·C的结构鉴定 | 第63-67页 |
·D的结构鉴定 | 第67-70页 |
四、活性测定 | 第70-71页 |
五、讨论 | 第71-74页 |
六、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综述:十六元大环内酯抗生素研究进展 | 第80-96页 |
附光谱图 | 第96-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