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天然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页 |
·抗氧化剂简介 | 第9-14页 |
·合成抗氧化剂简介 | 第10-11页 |
·BHA (2,4,6-三甲基苯酚) | 第10页 |
·BHT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 第10页 |
·TBHQ(叔丁基对苯二酚) | 第10页 |
·PG (没食子酸丙脂) | 第10-11页 |
·天然抗氧化剂简介 | 第11-14页 |
·可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资源 | 第11-13页 |
·天然抗氧化成分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方法简介 | 第14-17页 |
·体外抗氧化实验 | 第15-16页 |
·清除各类活性氧、自由基能力的检测方法 | 第15页 |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监测方法 | 第15-16页 |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第16页 |
·自由基损伤细胞的体外模型 | 第16页 |
·H_2O_2损伤细胞的体外模型 | 第16页 |
·过氧化脂质损伤细胞的体外模型建立 | 第16页 |
·体内抗氧化实验 | 第16-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本课题的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二章 虎杖根茎抗氧化活性初探 | 第23-59页 |
·国内外对虎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23-27页 |
·虎杖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23-24页 |
·虎杖的药理作用 | 第24-25页 |
·虎杖的综合开发 | 第25-27页 |
·大黄素的开发应用 | 第26页 |
·大黄酸的开发应用 | 第26页 |
·白藜芦醇的开发应用 | 第26页 |
·其他方面的开发 | 第26-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虎杖抗氧化活性筛选 | 第27-48页 |
·虎杖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虎杖抗氧化活性部位提取及筛选流程 | 第29-30页 |
·虎杖抗氧化活性部位筛选结果 | 第30-36页 |
·虎杖粗提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30-31页 |
·虎杖粗提物的脂质抗氧化活性 | 第31-32页 |
·虎杖粗提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32-33页 |
·虎杖粗提物的还原能力 | 第33-34页 |
·虎杖粗提物的总抗氧化性 | 第34-35页 |
·虎杖总蒽醌的总酚含量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虎杖总蒽醌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 第36-41页 |
·虎杖总蒽醌不同酸性成分的分离 | 第37页 |
·虎杖总蒽醌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活性筛选流程 | 第37-38页 |
·虎杖总蒽醌中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筛选 | 第38-41页 |
·虎杖总蒽醌中几种常见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 第41-48页 |
·虎杖总蒽醌中几种常见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第42-45页 |
·虎杖总蒽醌中几种常见活性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 第45-48页 |
·虎杖抗氧化成分在食品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 第48-55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48页 |
·实验原理 | 第48-49页 |
·测定方法 | 第49页 |
·TA 及SAP 在花生油中的效果测定 | 第49页 |
·TA 及SAP 在食品中的效果测定(如花生油、鱼肉、鸡肉、猪肉、牛肉等)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TA 及SAP 在花生油中的效果评价 | 第50页 |
·TA 及SAP 在鱼肉中的抗氧化效果评价 | 第50-51页 |
·TA 及SAP 在鸡肉中的抗氧化效果评价 | 第51-52页 |
·TA 及SAP 在猪肉中的抗氧化效果评价 | 第52-53页 |
·TA 及SAP 在牛肉中的抗氧化效果评价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三章 桂花果肉抗氧化活性初探 | 第59-79页 |
·国内外对桂花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59-62页 |
·桂花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59-61页 |
·桂花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59页 |
·桂花非挥发成性成分研究 | 第59页 |
·桂花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59-60页 |
·桂花种子的研究 | 第60-61页 |
·桂花其他成分研究 | 第61页 |
·桂花开发价值概况 | 第61-62页 |
·观赏价值 | 第61页 |
·食用价值 | 第61页 |
·药用价值 | 第61-62页 |
·经济价值 | 第6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62-63页 |
·桂花果肉抗氧化活性筛选 | 第63-73页 |
·桂花果肉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3-64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63页 |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桂花果肉抗氧化活性部位提取及筛选流程 | 第64-65页 |
·桂花果肉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结果及毒理试验结果 | 第65-67页 |
·桂花果肉CEE, MSF 和MISF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 | 第65-66页 |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66-67页 |
·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 第67页 |
·桂花果肉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及筛选流程 | 第67-68页 |
·桂花果肉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筛选结果 | 第68-72页 |
·桂花果肉总抗氧化能力 | 第68-69页 |
·桂花果肉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DPPH、ABTS) | 第69-71页 |
·桂花果肉还原能力 | 第71页 |
·EC_(50) 值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分离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实验器材 | 第73页 |
·植物材料 | 第73页 |
·植物材料预处理 | 第73页 |
·分离流程(见3.3.2 和3.3.4) | 第73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73-75页 |
·化合物1 结构鉴定 | 第73-74页 |
·化合物2 结构鉴定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9-81页 |
波谱附图 | 第81-8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