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信号发送、辐射系统论文

多天线连续相位调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9页
   ·MCPM调制技术发展和特性第9-14页
     ·MCPM调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第9-10页
     ·MCPM系统框架第10-11页
     ·MCPM调制关键特性第11-14页
       ·高频谱利用率第11-13页
       ·非线性信道适应性第13-14页
   ·MIMO技术发展和特性第14-22页
     ·MIMO技术研究和发展第14-15页
     ·MIMO系统容量特性第15-17页
       ·MIMO系统模型第15-16页
       ·MIMO信道容量第16-17页
     ·MIMO线性调制空时编码技术第17-22页
       ·基本概念第17-18页
       ·Alamouti空时编码第18-21页
       ·正交空时编码的限制条件第21-22页
   ·MIMO-CPM技术发展状况第22-27页
     ·MIMO-CPM技术研究状况第22-23页
     ·MIMO-CPM系统框架第23-26页
     ·MIMO-CPM技术的研究重点第26-27页
   ·本文内容安排及主要研究成果第27-29页
第二章 MIMO-CPM空时编码设计第29-60页
   ·TC-ST-CPM系统模型第29-35页
     ·成对差错概率第31-33页
     ·分集增益及设计准则第33页
     ·译码复杂度第33-35页
   ·4天线OL-ST-CPM系统第35-39页
   ·任意天线OL-ST-CPM系统第39-59页
     ·OL-ST-CPM系统模型第39-41页
     ·正交方阵的设计第41-43页
     ·数据编码矩阵D_l及辅助数据矩阵C_l的设计第43-51页
       ·设计目标第43-44页
       ·设计要求第44页
       ·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第44-47页
       ·数据编码矩阵第47-48页
       ·辅助数据矩阵第48-51页
     ·译码复杂度第51-52页
       ·简化前的OL-ST-CPM译码复杂度第51-52页
       ·简化后的OL-ST-CPM译码复杂度第52页
     ·N_t=8天线系统设计及特性分析第52-55页
     ·N_t=8系统成对差错概率和完全分集增益第55-57页
     ·任意天线OL-ST-CPM的实现第57页
     ·仿真结果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三章 MIMO-CPM信道估计算法第60-91页
   ·MIMO-CPM系统模型第60-65页
     ·OL.ST-CPM第62-63页
     ·burst-OSTBC-CPM第63-65页
   ·信道模型第65-71页
     ·基本无线信道第65-67页
       ·信道衰落第65-66页
       ·信道扩展第66-67页
     ·无线信道数学模型第67-69页
       ·Rayleigh信道第67-68页
       ·Rician信道第68-69页
     ·MIMO无线信道第69-71页
       ·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第69-70页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第70页
       ·相关信道第70-71页
   ·MIMO信道估计算法第71-73页
   ·类正交相位归零训练序列设计第73-79页
     ·设计要求第73页
     ·设计特点第73-74页
     ·设计方法第74-76页
     ·设计分析第76-77页
     ·设计举例第77-79页
   ·信道估计算法第79-81页
   ·N_t=3/4信道估计算法实例分析第81-90页
     ·信道估计算法第81-83页
       ·N_t=4的信道估计算法第81-82页
       ·N_t=3的信道估计算法第82页
       ·均方误差实例分析第82-83页
     ·系统仿真第83-90页
       ·均方误差特性分析第84-86页
       ·不同信道对于估计性能的影响第86页
       ·均方误差特性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定时偏差对于估计性能的影响第87-88页
       ·部分采样点方法第88-89页
       ·不同系统性能仿真分析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四章 MIMO-PCPM系统非相干解调第91-118页
   ·部分响应CPM系统性能分析第91-97页
     ·PCPM系统信号构成第91-92页
     ·最小欧氏距离上界第92-95页
     ·频谱效率第95-97页
   ·MIMO-CPM非相干解调算法第97-101页
     ·G.Wang的2天线MIMO-CPM系统第97-98页
     ·Pande的非相干解调算法第98-101页
       ·AWGN信道条件下的非相干解调算法第99-100页
       ·Rayleigh信道条件下的非相干解调算法第100-101页
   ·MIMO-PCPM非相干解调算法第101-110页
     ·MIMO-PCPM系统构建第101-103页
     ·Rayleigh衰落信道条件下非相干解调算法第103-106页
     ·AWGN信道条件下非相干解调算法第106-107页
     ·最大似然估计器优化第107-109页
     ·非相干解调算法的改进第109-110页
   ·仿真性能分析第110-117页
     ·Rayleigh曲信道条件第111-113页
       ·反馈码元个数的影响第111-112页
       ·多接收天线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112-113页
     ·AWGN信道条件第113-115页
       ·反馈码元个数的影响第113-114页
       ·多接收天线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114-115页
     ·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性能比较第115-116页
     ·全响应和部分相应系统的非相干解调性能比较第116-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5页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125-12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附录1第128-132页
附录2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准则和策略的自治式多agent服务协同体系研究
下一篇:MIMO-OFDM同步与信道估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