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东北黑土区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路径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第1-11页
导论第11-35页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1-17页
     ·东北黑土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第11-15页
     ·东北黑土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7-31页
     ·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的概念第17-18页
     ·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第18-22页
     ·农业市场化理论第22-27页
     ·循环农业理论第27-31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31-33页
     ·研究的思路第31-32页
     ·研究的方法第32-33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33-35页
1 东北黑土区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的基础: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第35-62页
   ·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第35-37页
     ·农业组织创新程度第35-36页
     ·农业机械化水平第36-37页
     ·农村城镇化水平第37页
   ·规模经营是实现东北黑土区农业经济发展基础指标的路径第37-40页
     ·规模经营是实现东北黑土区农业组织创新的路径第38页
     ·规模经营是实现东北黑土区农业机械化的路径第38-40页
     ·规模经营是实现东北黑土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第40页
   ·东北黑土区土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率分析第40-47页
     ·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产出率第40-42页
     ·土地经营规模与劳动产出率第42-44页
     ·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生产成本第44-47页
   ·耕地流转——东北黑土区农业规模经营的根本途径第47-59页
     ·东北黑土区耕地流转的现状及其评价第47-49页
     ·耕地流转行为的理论解释第49-56页
     ·东北黑土区耕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6-59页
   ·促进东北黑土区耕地流转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第59-62页
     ·保证农产品价格高位实现第60页
     ·增强耕地产出能力第60页
     ·完善耕地流转中介市场第60-61页
     ·拓展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产业就业渠道第61-62页
2 东北黑土区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的核心:农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第62-91页
   ·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第62-64页
     ·农民生活水平第62-63页
     ·农业劳动生产率第63页
     ·农产品竞争力第63-64页
   ·农业市场化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核心指标的路径第64-66页
     ·农业市场化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路径第64-65页
     ·农业市场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路径第65页
     ·农业市场化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路径第65-66页
   ·现阶段东北黑土区小农经济的市场属性第66-74页
     ·现阶段东北黑土区小农经济基本性质的判定第66-71页
     ·农业市场化对农户决策行为影响的微观分析第71-74页
   ·东北黑土区农业市场化进程的现状评价第74-84页
     ·东北黑土区农业市场化进程已取得的主要成就第74-77页
     ·东北黑土区推进农业市场化的障碍第77-84页
   ·推进东北黑土区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建议第84-91页
     ·大力发展服务性市场第84-85页
     ·调节逆市场行为第85-86页
     ·培养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市场意识第86-87页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第87-88页
     ·盘活土地要素市场第88-89页
     ·加强法律建设工作第89-91页
3 东北黑土区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的保障:循环农业模式的运行第91-115页
   ·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指标第91-93页
     ·资源利用率第91-92页
     ·农业环境污染程度第9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第92-93页
   ·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指标的路径第93-95页
     ·发展循环农业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路径第93-94页
     ·发展循环农业是降低农业环境污染程度的路径第94页
     ·发展循环农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路径第94-95页
   ·循环农业系统的运行机制第95-101页
     ·系统的组成要素第96-97页
     ·系统的结构第97-99页
     ·系统的外部环境第99-101页
   ·东北黑土区循环农业发展现状评价第101-110页
     ·东北黑土区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第101-103页
     ·东北黑土区发展循环农业的障碍第103-110页
   ·东北黑土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第110-115页
     ·加强宣传服务以增强农业主体的生态意识第110页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工作第110-111页
     ·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弥补循环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第111-112页
     ·拓宽循环农业模式的应用广度第112页
     ·构建强力的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第112-113页
     ·稳定耕地的长期使用权第113-115页
4 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的国内外经验借鉴第115-155页
   ·美国黑土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经验第115-128页
     ·美国黑土区的农业现代化过程第116-119页
     ·美国黑土区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第119-122页
     ·美国黑土区的农业市场化经营第122-124页
     ·美国黑土区的循环农业发展第124-125页
     ·美国黑土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第125-128页
   ·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经验第128-136页
     ·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第129-132页
     ·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区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第132-133页
     ·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区的农业市场化经营第133-134页
     ·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区的循环农业发展第134-135页
     ·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第135-136页
   ·浙江省的农业经济发展经验第136-146页
     ·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过程第136-139页
     ·浙江省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第139-141页
     ·浙江省的农业市场化经营第141-142页
     ·浙江省的循环农业发展第142-143页
     ·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第143-146页
   ·山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经验第146-155页
     ·山西省的基本自然状况第146页
     ·山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第146-148页
     ·山西省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第148-149页
     ·山西省的农业市场化经营第149-150页
     ·山西省的循环农业发展第150-152页
     ·山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第152-155页
5 结论第155-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7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172-173页
中文摘要第173-177页
Abstract第177-182页
后记第182-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效率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