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导论第8-16页
 一、论题的由来第8-11页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1-12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关键术语的界定第13-16页
第一章 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的界定第16-51页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概述第16-33页
  二、恢复性司法的域外实践第26-33页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的内容第33-51页
  一、理念的界定第33-34页
  二、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的认识第34-38页
  三、本文对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的设定第38-51页
第二章 恢复性司法与正义观第51-87页
 第一节 传统刑事司法正义观第52-60页
  一、报应性正义第52-57页
  二、功利性正义第57-60页
 第二节 恢复性正义——恢复性司法的正义观第60-70页
  一、恢复性正义的涵义第60-62页
  二、平衡的正义——恢复性正义的核心思想第62-70页
 第三节 理想目标——从报应性、功利性正义到恢复性正义第70-78页
  一、恢复性正义——民主法治国的价值诉求第72-74页
  二、恢复性正义——刑事政策的新目标第74-78页
 第四节 现实目标——报应性、功利性正义和恢复性正义的平衡第78-87页
  一、报应性、功利性正义目前存在的合理性第78-82页
  二、平衡之道——报应性、功利性正义与恢复性正义相互制约第82-87页
第三章 恢复性司法与犯罪观第87-122页
 第一节 犯罪观概述第88-97页
  一、犯罪观的内涵第88-89页
  二、犯罪本质——犯罪观的核心第89-91页
  三、不同社会形态的犯罪观第91-97页
 第二节 传统刑事司法的犯罪观第97-104页
  一、传统刑事司法犯罪观概述第97-98页
  二、传统刑事司法犯罪观诸种学说揽要第98-103页
  三、传统刑事司法犯罪观的缺陷第103-104页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的犯罪观第104-112页
  一、社区中个人对个人的侵害——恢复性司法的犯罪本质观第104-108页
  二、恢复性司法犯罪观的特点第108-111页
  三、对恢复性司法犯罪观的批评第111-112页
 第四节 两种犯罪观的比较——以人权保护为维度第112-122页
  一、国家本位——传统刑事司法犯罪观下人权保护的缺陷第114-117页
  二、个人本位——恢复性司法犯罪观下人权保护的优势第117-120页
  三、有限领域内恢复性司法犯罪观的倡导第120-122页
第四章 恢复性司法与刑罚观第122-156页
 第一节 传统刑罚观的分析第123-133页
  一、报应论——报应主义刑罚观第123-127页
  二、目的论——功利主义刑罚观第127-131页
  三、一体论——综合主义刑罚观第131-133页
 第二节 恢复论——恢复性司法的刑罚观第133-144页
  一、恢复论产生的背景第134-137页
  二、恢复论的内涵第137-140页
  三、恢复论与报应论、目的论的关系第140-143页
  四、针对恢复论的批评第143-144页
 第三节 从报应论、目的论到恢复论——刑罚观的重新认识第144-156页
  一、传统刑罚观的缺陷第144-152页
  二、恢复论的优越性第152-154页
  三、恢复论的逐步践行——克服传统刑罚观缺陷的必然选择第154-156页
第五章 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对我国刑事法观念的影响第156-190页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对我国刑事政策观的影响第157-167页
  一、我国刑事政策观概述第157-159页
  二、我国刑事政策观的可能走向第159-167页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对我国刑事立法观的影响第167-178页
  一、我国刑事立法观的简要说明第167-171页
  二、我国刑事立法观可能的变化第171-177页
  三、小结第177-178页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对我国刑事司法观的影响第178-190页
  一、我国刑事司法观的现状第179-182页
  二、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下我国刑事司法理念的变革第182-190页
结语: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第190-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4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04-205页
论文摘要第205-209页
ABSTRACT第209-215页
后记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研究
下一篇:司法权威的制度建构--以我国法院审判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