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时间相关性的视觉特征整合方法研究

内容提要第1-7页
第1章 绪论第7-12页
   ·时间相关性假说的源起第7-8页
   ·基于时间相关性特征整合方法的研究及发展第8-10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0-12页
第2章 论文的理论基础第12-19页
   ·人类视觉系统的生理学基础第12-16页
     ·视网膜的构成及工作机理第12-13页
     ·外膝体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第13-14页
     ·视皮层的构成及工作机理第14-16页
   ·视知觉组织的认知规律和神经机制第16-19页
     ·视知觉组织的认知规律第16-17页
     ·视知觉组织的神经机制第17-19页
第3章 整体性质整合理论的时间相关性机制第19-26页
   ·一种早期视觉整合的可计算模型第19-21页
     ·简单预处理第19-20页
     ·局部性质计算第20页
     ·整体拓扑性质计算第20-21页
     ·整体几何性质计算第21页
   ·拓扑与局部特征同步检测实验第21-23页
   ·同步检测补充实验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4章 特征捆绑的时间相关性推理第26-31页
   ·特征捆绑理论的提出第26-27页
   ·错觉性结合现象第27-28页
   ·基于特征捆绑的同步整合推理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5章 同步振荡实现时间相关方法研究第31-40页
   ·同步振荡理论及生理基础第31-33页
     ·同步振荡理论的提出第31-32页
     ·同步振荡的生理基础第32-33页
   ·同步振荡模型分析第33-39页
     ·基本非线性振子第33-35页
     ·同态滤波模型第35-38页
     ·目标检测模型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6章 同步特征整合模块设计与演示第40-54页
   ·特征整合模块分析第40-41页
   ·模块的设计过程第41-47页
     ·模块的位置第41页
     ·图像类的定义第41-43页
     ·集合类的使用第43-44页
     ·文本数据的读取和转换第44页
     ·颜色信息的读取和转换第44-45页
     ·特征整合绘图第45-46页
     ·同步特征提取第46页
     ·新特征的加入第46页
     ·补充的心理实验第46-47页
   ·运行结果第47-48页
   ·模块演示界面设计第48-54页
     ·系统整体演示框架第48-49页
     ·心理实验演示子系统第49-50页
     ·同步整合演示子系统第50-5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7页
   ·结论第54-55页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摘要第60-63页
Abstract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本体的汽车维护保养咨询系统
下一篇:基于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的车牌识别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