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人监督法律制度研究--以破产重整为中心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监督的对象和主体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监督的对象 | 第11-14页 |
一、管理人的法律性质 | 第11页 |
二、管理人的任职资格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实施监督的主体 | 第14-19页 |
一、法院 | 第14-16页 |
二、债权人会议 | 第16-17页 |
三、其他主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对管理人监督的内容分析 | 第19-24页 |
第一节 管理人的行为准则 | 第19-21页 |
一、公司法中管理者的信义义务 | 第19页 |
二、破产重整中的善良管理人义务 | 第19-20页 |
三、两者的异同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监督的具体内容 | 第21-24页 |
一、破产财产的管理方面 | 第21-22页 |
二、企业的重整经营方面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管理人的民事法律责任 | 第24-29页 |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性质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归责原则 | 第25-27页 |
第三节 责任的承担和抗辩事由 | 第27-29页 |
一、责任的承担方式 | 第27页 |
二、责任的抗辩事由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对管理人的监督法律制度之评析 | 第29-38页 |
第一节 法院的监督路径 | 第29-33页 |
一、任免权的行使 | 第29页 |
二、报酬决定权的行使 | 第29-30页 |
三、重整经营中的监督 | 第30-31页 |
四、对于法院监督方式的反思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债权人的监督路径 | 第33-36页 |
一、申请更换管理人 | 第33页 |
二、对管理人报酬提出异议 | 第33页 |
三、质询权的行使 | 第33-34页 |
四、通过债务人委员会的监督 | 第34页 |
五、对于债权人监督方式的反思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监督路径 | 第36-38页 |
一、股权持有人的监督 | 第36页 |
二、职工监督的可能性 | 第36-37页 |
三、其他行政机构的监督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