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机数控系统开发及焊缝跟踪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引言 | 第8页 |
| ·激光加工机床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8-9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 | 第9-12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 第9-10页 |
| ·国外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 | 第10-11页 |
| ·我国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焊缝跟踪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2-13页 |
| ·国外的研究发展 | 第12页 |
| ·国内的研究发展 | 第12-13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内容 | 第14-16页 |
| 2 激光加工机数控系统开发 | 第16-30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策略的选择 | 第16页 |
| ·数控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16-17页 |
| ·激光加工机数控系统软件开发 | 第17-24页 |
| ·数控系统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0页 |
| ·数控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 | 第20页 |
| ·上下位机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讯驱动程序 | 第20-21页 |
| ·实时控制部分程序开发 | 第21-23页 |
| ·管理部分程序开发 | 第23-24页 |
| ·PID参数的设定及调试 | 第24-28页 |
| ·激光切割实验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3 基于UG刀位源文件的机床后置处理 | 第30-42页 |
| ·基于刀位算法的机床运动学建模 | 第31-34页 |
| ·刀位算法的特点 | 第31-33页 |
| ·基于刀位算法的机床运动学逆解 | 第33-34页 |
| ·机床基准位置标定 | 第34-38页 |
| ·标定原理 | 第34-35页 |
| ·旋转工作台标定 | 第35-37页 |
| ·标定结果 | 第37-38页 |
| ·激光加工机后置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38-39页 |
| ·仿真实验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4 平面焊缝跟踪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摄像机标定 | 第42-58页 |
| ·焊缝跟踪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42-43页 |
| ·焊缝跟踪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 ·摄像机标定 | 第45-57页 |
| ·摄像机成像模型 | 第46-48页 |
| ·线性标定 | 第48-51页 |
| ·两步标定法 | 第51-55页 |
| ·两步法标定实验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5 焊缝跟踪系统软件开发 | 第58-74页 |
| ·软件结构 | 第58-59页 |
| ·图像处理技术在焊缝跟踪中的应用 | 第59-66页 |
| ·图像滤波 | 第59-62页 |
| ·图像分割 | 第62-64页 |
| ·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 第64-66页 |
| ·MALAB与VC++混合编程 | 第66-71页 |
| ·VC++与MATLAB的接口技术简介 | 第66-67页 |
| ·使用MATLAB编译器实现与VC++的混合编程 | 第67-71页 |
| ·焊缝跟踪实验 | 第71-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4-7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74页 |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