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保险行业人才竞争加剧 | 第9-10页 |
·中国个人保险代理人生存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保险及保险代理人 | 第15-18页 |
·对保险的认识 | 第15-16页 |
·保险代理人 | 第16-18页 |
·激励约束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20页 |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效率工资理论 | 第21-23页 |
3 国外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约束现状及经验 | 第23-28页 |
·美国保险代理人激励约束现状 | 第23-24页 |
·英国保险代理人激励约束现状 | 第24-25页 |
·日本保险代理人激励约束现状 | 第25-26页 |
·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26-28页 |
4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约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44页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及济南分公司简介 | 第28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约束概述及分析 | 第28-38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现状概述 | 第29-37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约束现状概述 | 第37-38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约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8-44页 |
·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个人代理人约束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5 济南人寿保险公司激励约束理论分析与应用 | 第44-52页 |
·激励约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44页 |
·激励与约束必须相互结合、互相补充 | 第44页 |
·在激励与约束设计上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 第44页 |
·激励约束应以物质激励和约束为主 | 第44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激励措施理论分析 | 第44-47页 |
·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44-45页 |
·委托---代理理论对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的理论指导 | 第45-47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约束措施理论分析 | 第47-52页 |
·"效率工资"及三阶段不完全信息博弈过程 | 第47-49页 |
·济南分公司"效率工资"理论与动态博弈下的代理人约束分析 | 第49-50页 |
·济南分公司约束措施分析 | 第50-52页 |
6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约束措施的完善 | 第52-60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激励措施的完善 | 第52-56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物质激励措施的完善 | 第52-54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精神激励措施的完善 | 第54-56页 |
·中国人寿济南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约束措施的完善 | 第56-60页 |
·对个人保险代理人考核的完善 | 第56-57页 |
·对个人保险代理人的违规行为的监督及处罚措施的完善 | 第57-60页 |
7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