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发展概况 | 第11-18页 |
·英国 | 第12-13页 |
·加拿大 | 第13-14页 |
·美国 | 第14-15页 |
·日本 | 第15-17页 |
·德国 | 第17-18页 |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发展概况 | 第18-23页 |
·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价 | 第19页 |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第19-23页 |
·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 第23-25页 |
·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土地规划体系 | 第24页 |
·实行"立法一规划一许可一计划"的分区管制 | 第24页 |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 第24-25页 |
·确立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定地位 | 第25页 |
·尽快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法或实施条例 | 第25页 |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研究,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第25页 |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特色 | 第25-28页 |
·文章的基本架构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26-27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2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相关的概念 | 第28-30页 |
·土地利用规划 | 第28-30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30-33页 |
·土地供给稀缺性原理 | 第30-31页 |
·级差地租理论 | 第31页 |
·区位理论 | 第31页 |
·人地关系原理 | 第31-32页 |
·系统动态平衡理论 | 第3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2页 |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 第32-33页 |
3 对我国当前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构建 | 第33-45页 |
·新一轮修编面临的形势 | 第33-34页 |
·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 第33页 |
·社会经济建设对耕地需求更加旺盛 | 第33-34页 |
·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需求 | 第34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原则 | 第34-35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 | 第34-35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 | 第35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基础 | 第35-36页 |
·技术工具——地理信息系统(GIS) | 第35-36页 |
·数量基础——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市直部门提供的数据 | 第36页 |
·当前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构建 | 第36-45页 |
·模式构建原则 | 第36-39页 |
·模式的构建 | 第39-42页 |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新方法 | 第42-45页 |
4 建设用地预测方法与评价 | 第45-51页 |
·定性预测方法与评价 | 第45-46页 |
·数学模型预测法与评价 | 第46-51页 |
·时序回归预测模型法与评价 | 第46-48页 |
·灰色模型建模条件 | 第48-51页 |
5 胶南市土地利用规划实证研究 | 第51-69页 |
·研究区域背景条件 | 第51-54页 |
·土地资源更新调查 | 第54-56页 |
·技术路线 | 第54-55页 |
·技术创新 | 第55-56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56-58页 |
·土地利用特点 | 第58-59页 |
·建设用地平均GDP产值分析 | 第59-60页 |
·人口预测和建设用地的预测 | 第60-69页 |
·人口预测 | 第60-62页 |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 第62-65页 |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展望 | 第69页 |
6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