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8-12页 |
·火炮内弹道循环与膛内流场特性 | 第8-9页 |
·火炮身管发热与热控制研究 | 第9-12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传热学与计算传热学 | 第13-19页 |
·概述 | 第13页 |
·传热学简介 | 第13-14页 |
·传热学基本概念 | 第13页 |
·传热的基本方式 | 第13-14页 |
·计算传热学及ANSYS-CFX简介 | 第14-17页 |
·计算传热学及其发展 | 第14-15页 |
·ANSYS-CFX、ICEM CFD简介 | 第15-17页 |
·耦合传热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学描述及数值求解 | 第19-30页 |
·流动与传热的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第20-21页 |
·CFX控制方程离散——基于有限元的有限体积法 | 第21-27页 |
·ANSYS-CFX网格Tri-linear插值形函数 | 第21-23页 |
·控制方程离散 | 第23-27页 |
·隐式耦合求解方法 | 第27-28页 |
·代数多重网格方法 | 第28-29页 |
·多重网格方法 | 第28页 |
·代数多重网格方法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空气自然冷却155mm舰炮身管瞬态热响应 | 第30-44页 |
·舰炮身管的分析模型建立 | 第30-35页 |
·舰炮几何模型简化 | 第30-31页 |
·计算域性质及网格划分 | 第31-35页 |
·空气冷却舰炮耦合传热分析 | 第35-43页 |
·155mm火炮内弹道计算 | 第35-37页 |
·流动、传热的湍流及传热模型 | 第37页 |
·边界条件及初始化设置 | 第37-38页 |
·空气冷却舰炮身管瞬态热响应分析 | 第38-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155mm舰炮身管主动冷却方式选择 | 第44-57页 |
·155mm舰炮身管外液冷却 | 第44-46页 |
·外液冷却分析模型 | 第44-45页 |
·外液冷却舰炮身管瞬态热响应分析 | 第45-46页 |
·155mm舰炮身管内部气冷 | 第46-50页 |
·内部气冷分析模型 | 第46-47页 |
·内部气冷舰炮身管瞬态热响应分析 | 第47-50页 |
·155mm舰炮身管层间水冷 | 第50-55页 |
·155mm舰炮层间冷却身管分析模型 | 第50-53页 |
·155mm舰炮层间水冷瞬态热响应 | 第53-55页 |
·155mm舰炮身管主动冷却基本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层间冷却结构冷却效能影响参数分析 | 第57-61页 |
·层间冷却结构的强化传热 | 第57-58页 |
·增大传热面积 | 第57页 |
·强化传热与传热系数 | 第57-58页 |
·层间冷却结构冷却效能影响参数分析 | 第58-60页 |
·层间冷却通道与内膛面径向距离的影响 | 第58-59页 |
·层间冷却通道换热面积的影响 | 第59-60页 |
·层间冷却水流速、湍流强度的影响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