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竹论文

竹子地下茎根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仿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论文选题及意义第9-11页
     ·论文选题第9-10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及特色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范围界定第12页
     ·研究特色第12-13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6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虚拟根系研究相关综述第16-28页
   ·虚拟植物概述第17-19页
     ·虚拟植物的概念第17页
     ·虚拟植物的特点第17-18页
     ·虚拟植物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虚拟植物的建模方法第19-24页
     ·L-系统方法第19-20页
     ·分形方法第20-23页
     ·基于综合特征推理建模方法第23页
     ·基于构件建模方法第23页
     ·基于状态空间建模方法第23-24页
   ·虚拟根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4-2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4-2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5-27页
     ·虚拟根系研究的发展趋势第27-28页
第三章 桂竹地下茎根系统形态特征及生长规律第28-40页
   ·研究区概况第28-29页
     ·地理位置第28页
     ·地形地貌第28-29页
     ·气候特征第29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竹种的选定第29页
     ·竹鞭、竹根系取样第29-30页
     ·竹鞭和竹根的测定第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40页
     ·竹鞭的形态特征及生长规律第30-37页
     ·鞭根的形态特征及生长规律第37-40页
第四章 竹子地下茎根系统的生长模型第40-52页
   ·竹子地下茎根系统的植物学特征第40-41页
     ·形态特征第40-41页
     ·生长特点第41页
   ·竹子地下茎根系统的拓扑结构第41-43页
   ·竹子地下茎根系统的几何形态第43-48页
     ·根轴的增长第43-45页
     ·根轴的分根第45-48页
   ·随机性影响第48-49页
   ·生长分布参数第49-52页
     ·各级根轴的数量第49页
     ·长度、表面积、体积第49-50页
     ·分布系数第50-52页
第五章 模拟程序的编制与实现第52-80页
   ·系统的设计目标第52-54页
     ·需求分析第52-53页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53-54页
     ·开发平台和工具的选取第54页
   ·程序中采用的数据结构第54-57页
     ·根轴的数据结构第55-56页
     ·根段的数据结构第56-57页
   ·算法流程第57-72页
     ·根系的生长第58-63页
     ·根系的绘制第63-72页
   ·输入输出及程序界面第72-77页
     ·输入控制参数第72-73页
     ·输出模拟仿真结果第73-76页
     ·程序界面第76-77页
   ·模拟实验及验证第77-80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80-83页
   ·结论第80页
   ·改进思路第80-81页
   ·展望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巨尾桉工业原料林生物量研究
下一篇:烟草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氮代谢的遗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