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洛南县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3S"技术简介 | 第9-13页 |
·遥感技术概述 | 第9-10页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0-12页 |
·全球定位系统 | 第12-13页 |
·"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森林资源调查概述 | 第15-20页 |
·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介绍 | 第15-16页 |
·"3S"技术在国外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3S"技术在国内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国内外"3S"技术相关研究对比分析 | 第19-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来源 | 第22-2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2-25页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交通区位和生态区位 | 第22页 |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河流水文、气候及土壤 | 第23-24页 |
·动植物、旅游资源 | 第24-25页 |
·林业机构与生产情况 | 第25-27页 |
·林业生产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林业机构与人员 | 第27页 |
·林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 第27页 |
·资料来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8-31页 |
·研究方案 | 第28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8-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数据分类与数据库建立 | 第31-43页 |
·空间数据 | 第31-33页 |
·基础数据 | 第31-32页 |
·专题数据 | 第32-33页 |
·属性数据 | 第33页 |
·数据管理方式 | 第33-34页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34-40页 |
·数据库系统结构 | 第34-35页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35-40页 |
·数据标准的制定 | 第40页 |
·数据模型与数据组织方案 | 第40-43页 |
·数据模型 | 第40-41页 |
·数据组织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基于RS森林资源信息提取 | 第43-66页 |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建立 | 第43-45页 |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依据 | 第43页 |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原则 | 第43页 |
·分类系统技术标准 | 第43-45页 |
·SPOT5遥感图像预处理 | 第45-49页 |
·选择合适信息源 | 第45-46页 |
·数字图像预处理 | 第46-49页 |
·建立解译标志 | 第49-51页 |
·遥感解译 | 第51-62页 |
·遥感图像识别方法 | 第51-52页 |
·遥感解译 | 第52页 |
·显性因子提取 | 第52-53页 |
·各地类面积获取 | 第53-55页 |
·隐性因子提取 | 第55-62页 |
·精度控制分析 | 第62-66页 |
·正判率计算 | 第63页 |
·小班蓄积量估测精度 | 第63-64页 |
·总体蓄积量估测精度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 第66-79页 |
·需求分析 | 第66-67页 |
·系统应用目的 | 第66页 |
·系统应用对象 | 第66页 |
·系统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66-67页 |
·系统研究目标 | 第67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67-70页 |
·设计原则 | 第67-68页 |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第68-70页 |
·系统逻辑模型 | 第70-73页 |
·数据逻辑结构 | 第70页 |
·系统数据库结构 | 第70-73页 |
·界面设计及主要模块 | 第73-79页 |
·文档管理 | 第75页 |
·数据源库 | 第75页 |
·信息管理 | 第75-76页 |
·成果图库管理 | 第76页 |
·电子沙盘管理 | 第76页 |
·图形分析 | 第76-78页 |
·成果输出 | 第78页 |
·系统配置 | 第78-79页 |
第七章 "3S"技术应用效益分析 | 第79-81页 |
·经济效益 | 第79页 |
·节约经费 | 第79页 |
·市场前景广阔 | 第79页 |
·社会效益 | 第79-81页 |
·优化资源配置 | 第80页 |
·提高管理决策能力 | 第80页 |
·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 第80页 |
·促进林业科技进步 | 第80-81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页 |
·讨论 | 第81-82页 |
·建议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