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配合物配体策略的新颖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26页
   ·引言第8-15页
     ·从配位化学到超分子化学第8-9页
     ·配位化学与新材料第9-15页
   ·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策略第15-18页
     ·合成方法与影响因素第15-16页
     ·配合物配体策略第16-18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18-19页
     ·选题意义第19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参考文献第19-26页
第二章 基于2-吡嗪酸铜配合物配体策略的混合价铜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第26-48页
   ·实验部分第26-29页
     ·仪器与试剂第26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26-29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29页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第29-40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第40-41页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41-43页
   ·配合物的磁性研究第43-44页
   ·合成化学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第三章 基于刚性桥连配体长度调控的一价铜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第48-67页
   ·实验部分第49-50页
     ·仪器与试剂第49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49-50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50页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第50-61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第61-62页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第四章 基于吡嗪甲酸类配体构筑的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第67-83页
   ·实验部分第68-71页
     ·仪器与试剂第68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68-69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69-71页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第71-79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第79页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第五章 基于刚性桥连配体连接配合物配体的新颖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第83-100页
   ·实验部分第83-85页
     ·仪器与试剂第83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83-85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85页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第85-94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第94-95页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95-97页
   ·配合物的磁性研究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第六章 基于配合物配体策略的异核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第100-114页
   ·实验部分第100-102页
     ·仪器与试剂第100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100-102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102页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第102-110页
   ·配合物[Cu(2-mpac)_2][Cu_2(N_3)_4(H_2O)_2]_n(26)的热稳定性第110页
   ·配合物[Cu(2-mpac)_2][Cu_2(N_3)_4(H_2O)_2]_n(26)的磁性研究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第七章 基于配合物配体策略的混配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第114-129页
   ·实验部分第114-116页
     ·仪器与试剂第114-115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115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115-116页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第116-123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第123-124页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124-126页
   ·配合物[Cu(2-mpac)(SCN)(H_2O)·H_2O]_n(27)的磁性研究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29页
总结第129-131页
 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29-130页
 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30页
 3 尚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130-131页
附录第131-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33-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或国内会议第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环三胺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催化羧酸酯水解性能研究
下一篇:从单金属到混金属碱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