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能力服务器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目录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当前信息化的困境 | 第9页 |
·能力服务器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虚拟化技术 | 第13-20页 |
·虚拟化技术 | 第13-16页 |
·当前虚拟化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虚拟化技术Xen | 第15-16页 |
·国内外相关工作介绍 | 第16-20页 |
·当前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资源管理概述 | 第20-24页 |
·资源管理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分布式监控系统Ganglia | 第22-24页 |
第四章 能力服务器资源管理 | 第24-35页 |
·资源管理层次结构 | 第24-25页 |
·主要功能模块 | 第25-27页 |
·资源管理系统用户定义 | 第27-29页 |
·虚拟机管理 | 第29-32页 |
·虚拟机镜像 | 第29页 |
·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 第29-32页 |
·资源管理系统中节点角色定义 | 第32-33页 |
·物理资源的发现机制 | 第33-35页 |
第五章 管理节点故障恢复策略 | 第35-39页 |
·Heartbeat机制 | 第35-36页 |
·基于双向心跳的容错恢复 | 第36-39页 |
·双向心跳探测机制 | 第36页 |
·通信协议格式定义 | 第36-37页 |
·容错恢复策略 | 第37-39页 |
第六章 基于异构应用的负载均衡—能力流动 | 第39-47页 |
·负载均衡技术 | 第39-41页 |
·能力流动 | 第41-45页 |
·能力流动机制 | 第41-42页 |
·能力流动的实现 | 第42-45页 |
·虚拟化优势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七章 系统功能测试 | 第47-52页 |
·虚拟资源管理部分功能测试 | 第47-49页 |
·能力流动功能测试 | 第49-52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52-54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2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