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 前言 | 第9页 |
2 PRKAG3基因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21页 |
·PRKAG3基因的概述 | 第9-11页 |
·基因结构与定位 | 第11-12页 |
·AMPK活性调节 | 第12-16页 |
·AMP/ATP比值对AMPK的活性调节 | 第12-13页 |
·AMP和AMPKK对AMPK的活性调节 | 第13-14页 |
·上游激酶对AMPK的活性调节 | 第14-15页 |
·AICAR药物对AMPK的活性调节 | 第15-16页 |
·PRKAG3基因功能 | 第16-21页 |
·能量代谢 | 第16-17页 |
·糖类代谢 | 第17-19页 |
·调节葡萄糖摄取 | 第17-18页 |
·糖原合成的调节 | 第18页 |
·糖酵解调节和抑制糖异生作用 | 第18-19页 |
·脂肪代谢 | 第19-20页 |
·抑制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 | 第19-20页 |
·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 第20页 |
·PRKAG3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畜禽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 | 第20-21页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供试样本采集 | 第2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软件工具 | 第23页 |
·溶液试剂配制 | 第23-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山羊耳组织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4-25页 |
·山羊耳组织DNA的提取步骤 | 第24-25页 |
·D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25页 |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及检测 | 第25-26页 |
·引物设计 | 第25-26页 |
·PCR扩增 | 第26页 |
·PRKAG3基因5’调控区的克隆和测序 | 第26-28页 |
·PCR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第26-27页 |
·建立简单克隆反应体系 | 第27-28页 |
·转化 | 第2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和测序 | 第28页 |
·RFLP分析 | 第28页 |
·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基因频率 | 第28-29页 |
·基因型频率 | 第29页 |
·群体杂合度 | 第29页 |
·关联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46页 |
1 PRKAG3基因部分扩增序列的SNPs | 第30-36页 |
·山羊耳组织中DNA基因组提取结果 | 第30页 |
·PRKAG3基因5’调控区和Exon13的PCR扩增 | 第30-31页 |
·PRKAG3基因5’调控区和Exon13扩增序列测序及SNPs检测 | 第31-33页 |
·PRKAG3基因5’调控区和Exon13突变和RFLP分析 | 第33-36页 |
2 山羊PRKAG3基因不同不同突变位点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36-44页 |
·基因5’调控区C-525A突变位点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C-525A突变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 | 第36页 |
·C-525A突变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与群体遗传学参数分析 | 第36-37页 |
·基因5’调控区C-225T突变位点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37-39页 |
·C-225T突变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 第37-38页 |
·C-225T突变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与群体遗传学参数分析 | 第38-39页 |
·基因Exon13区T-90C和C-102T位点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39-41页 |
·T-90C和C-102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 | 第39-40页 |
·T-90C和C-102T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与群体遗传学参数分析 | 第40-41页 |
·基因5’调控区C-525A和C-225T位点联合基因型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C-525A和C-225T位点联合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 第41页 |
·C-525A和C-225T位点联合基因型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与群体遗传学参数分析 | 第41-42页 |
·基因Exon13区T-90C和C-102T位点联合基因型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T-90C和C-102T位点联合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 第42-43页 |
·T-90C和C-102T位点联合基因型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与群体遗传学参数分析 | 第43-44页 |
3 不同基因型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 | 第44-45页 |
·C-525A和C-225T联合基因型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 | 第44-45页 |
4 4 个多态位点的联合变异分析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6-53页 |
1 试验样品采集 | 第46页 |
2 影响PCR扩增的因素 | 第46-49页 |
·模板质量 | 第46-47页 |
·引物设计 | 第47-48页 |
·引物浓度 | 第48页 |
·Mg2+浓度 | 第48页 |
·PCR反应温度 | 第48页 |
·dNTP质量与浓度 | 第48-49页 |
3 群体遗传结构 | 第49页 |
·群体遗传平衡 | 第49页 |
·遗传多态性 | 第49页 |
4 关于PRKAG3基因的多态性的分析及其对脂肪沉积的影响 | 第49-51页 |
5 山羊PRKAG3基因5 ’调控区序列转录绑定因子AP-2和NF-Y及调控区启动子相关作用元件 | 第51-52页 |
6 山羊PRKAG3基因4个位点联合变异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A:Genbank收录序列 | 第69-71页 |
B: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