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密封技术论文

蜂窝密封动力特性和减振性能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课题来源第16页
   ·密封激振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第16-18页
     ·密封激振现象第16-17页
     ·密封激振产生的原因第17-18页
   ·蜂窝密封第18-20页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第20-22页
第二章 蜂窝密封动力特性的CFD数值研究第22-52页
   ·引言第22页
   ·数值计算基础第22-32页
     ·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第22-25页
     ·计算网格第25-27页
     ·湍流模型第27-30页
     ·控制方程离散和求解方法第30-32页
   ·转子-密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第32-33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3-37页
     ·几何模型第33-35页
     ·网格划分第35-36页
     ·准稳态模型和旋转坐标系第36页
     ·模型参数设定第36-37页
   ·数值计算流场分析第37-39页
     ·蜂窝密封整体压力分布第37-38页
     ·蜂窝密封密封间隙上的速度分布第38-39页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第39-47页
     ·泄漏量数值计算分析第39-41页
     ·圆柱形光滑密封动力特性数值计算分析第41-42页
     ·圆柱形蜂窝密封动力特性数值计算分析第42-44页
     ·圆锥形蜂窝密封动力特性数值计算分析第44-46页
     ·CFD数值计算、解析计算与实验结果三者的比较第46-47页
     ·计算结果偏差原因分析第47页
   ·不同晶格深度蜂窝密封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47-51页
     ·泄漏量的对比第47-48页
     ·动力特性的对比第48-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蜂窝密封动力特性和减振性能的实验研究第52-66页
   ·引言第52页
   ·实验装置第52-54页
   ·不同偏心量的实验比较第54-62页
     ·振动幅值第54-57页
     ·波形图第57-59页
     ·频谱图第59-62页
     ·实验结论第62页
   ·增加不平衡质量后的实验比较第62-66页
     ·实验情况第62-63页
     ·振幅变化情况第63-64页
     ·实验结论第64-66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页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6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76-77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在应力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牛血清白蛋白与水滑石胶体自组装杂化膜吸附、检测P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