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引言 | 第12页 |
·锗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第12-18页 |
·溶剂热合成法 | 第12-14页 |
·加金属催化剂 | 第12-14页 |
·不加金属催化剂 | 第14页 |
·CVD 法 | 第14-15页 |
·模板法 | 第15-16页 |
·激光烧蚀法 | 第16-17页 |
·其他方法 | 第17-18页 |
·锗纳米线的性能 | 第18-21页 |
·电学性能 | 第18-19页 |
·光学性能 | 第19-20页 |
·其他性能 | 第20-21页 |
·锗纳米线的应用 | 第21-24页 |
·锗纳米线应用前的处理 | 第21-22页 |
·在场效应晶体管(FET)方面的应用 | 第22-24页 |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锗纳米线的制备过程及表征方法 | 第27-35页 |
·引言 | 第27页 |
·原料及设备 | 第27-29页 |
·制备流程 | 第29-30页 |
·基本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0-32页 |
·原料比率的确定 | 第30页 |
·制备温度、压力的确定 | 第30页 |
·容器填充度的确定 | 第30-32页 |
·分析表征方法 | 第32-35页 |
·显微形貌的观察与成分分析 | 第3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2页 |
·能谱分析(EDS) | 第32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32页 |
·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32页 |
·拉曼(Raman)光谱 | 第32-33页 |
·红外(IR)光谱 | 第33页 |
·紫外吸收(UV-vis)光谱 | 第33页 |
·光致发光(PL)光谱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不同锗源及衬底条件下锗纳米线的制备 | 第35-52页 |
·引言 | 第35页 |
·不同锗源时锗纳米线的制备 | 第35-46页 |
·锗、二氧化锗的混合物作为锗源 | 第36-39页 |
·SEM、EDS 能谱分析 | 第36-37页 |
·XRD 分析 | 第37-38页 |
·TEM 分析 | 第38页 |
·HRTEM 分析 | 第38-39页 |
·锗粉作为锗源 | 第39页 |
·二氧化锗作为锗源 | 第39-43页 |
·XRD 分析 | 第40-41页 |
·SEM、EDS 及TEM 分析 | 第41-42页 |
·HRTEM 分析 | 第42-43页 |
·水热沉积锗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分析 | 第43-46页 |
·其他衬底时锗纳米线的制备 | 第46-51页 |
·镍片作为衬底 | 第47页 |
·硅片作为衬底 | 第47-49页 |
·铁片作为衬底 | 第49页 |
·锌片作为衬底 | 第49-50页 |
·铝片作为衬底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水热条件对锗纳米线形成的影响 | 第52-68页 |
·引言 | 第52页 |
·温度对锗纳米线形成的影响 | 第52-59页 |
·压力对锗纳米线形成的影响 | 第59-60页 |
·保温保压时间对锗纳米线形成的影响 | 第60-62页 |
·低温条件下锗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分析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锗纳米线的光谱及光学性能 | 第68-76页 |
·引言 | 第68页 |
·IR 光谱分析 | 第68-70页 |
·Raman 光谱分析 | 第70-72页 |
·UV-vis 光谱分析 | 第72-73页 |
·PL 性能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