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刻瓷工艺的调查与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一 绪论 | 第10-13页 |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二 博山刻瓷工艺的历史传承 | 第13-22页 |
| (一) 博山陶瓷的历史沿革 | 第13-15页 |
| 1 博山陶瓷的起源 | 第13-15页 |
| 2 博山陶瓷的发展与创新 | 第15页 |
| (二) 博山刻瓷与陶瓷工艺 | 第15-22页 |
| 1 中国刻瓷的历史渊源 | 第15-18页 |
| 2 博山刻瓷的发展脉络 | 第18-19页 |
| 3 博山刻瓷发达的原因 | 第19-22页 |
| 三 博山刻瓷工艺的内容及风格 | 第22-32页 |
| (一) 内容及作品分析 | 第22-28页 |
| 1 博山刻瓷品种多样,内容丰富 | 第22页 |
| 2 作品分析 | 第22-28页 |
| (二) 博山刻瓷与其他地方刻瓷风格比较 | 第28-32页 |
| 1 博山刻瓷与北京刻瓷比较 | 第29-30页 |
| 2 博山刻瓷与景德镇刻瓷比较 | 第30-32页 |
| 四 博山刻瓷工艺的制作流程 | 第32-38页 |
| (一) 基本工具 | 第32-33页 |
| (二) 基本刀法 | 第33页 |
| (三) 刻瓷的基本步骤 | 第33-38页 |
| 1 选型 | 第33-34页 |
| 2 构图 | 第34页 |
| 3 起稿 | 第34-35页 |
| 4 雕刻 | 第35-36页 |
| 5 赋色 | 第36-38页 |
| 五 博山刻瓷工艺的前景与展望 | 第38-47页 |
| (一) 体现的价值 | 第38-41页 |
| 1 审美价值 | 第38-39页 |
| 2 工艺价值 | 第39-40页 |
| 3 文化价值 | 第40-41页 |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 1 电动工具的局限性 | 第41-42页 |
| 2 精品少,缺乏创意 | 第42-43页 |
| 3 刻瓷工艺后继乏人 | 第43页 |
| (三) 拟定弘扬发展策略探讨 | 第43-47页 |
| 1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第43-45页 |
| 2 突出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 第45页 |
| 3 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刻瓷工艺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一 | 第50-56页 |
| 附录一 相关图版 | 第52-56页 |
| 附录二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