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植物SI及CaM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14-28页 |
第一节 植物SI反应中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摘要 | 第14页 |
1 孢子体型SI的信号识别与转导机制 | 第14-18页 |
2 配子体型SI的信号识别与转导机制 | 第18-22页 |
3 结束语 | 第22-23页 |
第二节 CaM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调控作用 | 第23-28页 |
摘要 | 第23页 |
1 CaM的基本特性 | 第23-25页 |
2 CaM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调控作用 | 第25-26页 |
3 胞外CaM与其他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 | 第26-27页 |
4 结束语 | 第27-28页 |
第二章 CaM及其抗血清对梨花粉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 第28-36页 |
摘要 | 第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CaM对自交不亲和性花粉内Ca~(2+)变化的调控研究 | 第36-57页 |
第一节 CaM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中Ca~(2+)的影响 | 第36-44页 |
摘要 | 第36-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41页 |
3 讨论 | 第41-44页 |
第二节 CaM与花柱S-RNase协同作用对花粉Ca~(2+)浓度的影响 | 第44-52页 |
摘要 | 第44-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2 结果 | 第45-49页 |
3 讨论 | 第49-52页 |
第三节 梨自交不亲和性反应过程中CaM对花粉管Ca~(2+)通道的影响 | 第52-57页 |
摘要 | 第52-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4页 |
3 讨论 | 第54-57页 |
第四章 G蛋白参与SI反应过程中CaM-Ca~(2+)信号系统调控的机理 | 第57-84页 |
第一节 G蛋白对梨花粉萌发中CaM-Ca~(2+)变化的影响 | 第57-64页 |
摘要 | 第57-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2 结果 | 第59-61页 |
3 讨论 | 第61-64页 |
第二节 G蛋白对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CaM-Ca~(2+)变化的影响 | 第64-70页 |
摘要 | 第64-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页 |
2 结果 | 第65-68页 |
3 讨论 | 第68-70页 |
第三节 G蛋白对SI反应过程中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中CaM-Ca~(2+)的影响 | 第70-84页 |
摘要 | 第70-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1-80页 |
3 讨论 | 第80-84页 |
第五章 梨花柱S-RNase对花粉管内CaM分布的影响 | 第84-88页 |
摘要 | 第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4-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86页 |
3 讨论 | 第86-88页 |
第六章 CaM对授粉后花柱内Ca~(2+)分布、自发荧光及花粉管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88-104页 |
第一节 CaM对梨自花及异花授粉后花柱自发荧光变化的影响 | 第88-95页 |
摘要 | 第88-8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9-93页 |
3 讨论 | 第93-95页 |
第二节 CaM对梨自花及异花授粉花柱Ca~(2+)分布的影响 | 第95-99页 |
摘要 | 第9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5-9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6-98页 |
3 讨论 | 第98-99页 |
第三节 梨授粉后花粉管及花柱组织内超微结构变化研究 | 第99-104页 |
摘要 | 第9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1页 |
3 讨论 | 第101-104页 |
综合讨论 | 第104-110页 |
全文结论 | 第110-1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页 |
在读期间获得的成果、专利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