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ES模式有效地形生成方法的影响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页 |
·论文安排 | 第13-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7页 |
第二章 GRAPES 模式简介 | 第17-22页 |
·引言 | 第17页 |
·G RAPES 模式动力框架 | 第17-21页 |
·经纬度格点差分模式 | 第17页 |
·水平格点的设置 | 第17-18页 |
·垂直坐标的选择 | 第18页 |
·垂直层次的设置 | 第18-19页 |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19页 |
·半隐式半拉格朗日时间差分方案 | 第19-20页 |
·静力平衡和非静力平衡系统 | 第20页 |
·三维矢量轨迹计算 | 第20页 |
·新一代多尺度通用模式 | 第20页 |
·物理过程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理想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页 |
·理想试验设计 | 第22-24页 |
·理想模式地形的构成 | 第24-26页 |
·理想试验结果分析 | 第26-32页 |
·中性扰动层结理想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稳定大气层结理想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模式地形的构造方法 | 第33-44页 |
·引言 | 第33页 |
·滤波器的介绍 | 第33-34页 |
·滤波器的选择 | 第34-36页 |
·有效地形的构造 | 第36-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实际个例结果分析 | 第44-62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试验设计 | 第45页 |
·检验方法 | 第45-47页 |
·地形构造 | 第47-48页 |
·连续一个月的个例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60页 |
·总降水量 | 第48-49页 |
·月平均降水量 | 第49-50页 |
·TS 评分、BS 评分 | 第50-56页 |
·月平均500hPa 位势高度场 | 第56-57页 |
·月平均850hPa 纬向风分量(U 分量) | 第57-59页 |
·月平均850hPa 经向风分量(V 分量)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2-67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2-64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64-65页 |
·论文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