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22页 |
·甘露聚糖 | 第13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组成及作用特点 | 第13-16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 | 第16-19页 |
·国内外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19-20页 |
·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 | 第20-22页 |
·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的分离鉴定 | 第25-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土样来源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页 |
·生物化学试剂和酶 | 第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菌株的培养 | 第25-26页 |
·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 第26页 |
·菌株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6-27页 |
·16S rDNA 片段PCR 及序列分析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菌株的筛选 | 第28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β-甘露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能分析 | 第32-54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菌株来源 | 第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生物化学试剂 | 第32-33页 |
·酶 | 第33页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41页 |
·菌株的生长 | 第33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PCR 扩增 | 第33-34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测序验证 | 第34-35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验证 | 第35-37页 |
·菌种的保存 | 第37页 |
·重组β-甘露聚糖酶的诱导表达 | 第37页 |
·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37-38页 |
·表达产物的检测 | 第38-41页 |
·酶活力实验原理 | 第41-45页 |
·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 第41页 |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的原理 | 第41页 |
·β-甘露聚糖酶活力测定的原理 | 第41页 |
·蛋白含量测定-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 法) | 第41-43页 |
·酶活力测定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 第45-49页 |
·重组β-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的测定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第四章 β-甘露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54-65页 |
·实验材料 | 第55-57页 |
·实验菌株来源 | 第55页 |
·培养基 | 第55-56页 |
·生物化学试剂 | 第56页 |
·酶 | 第56页 |
·主要仪器 | 第56-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菌株的生长 | 第57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ORF 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7-59页 |
·表达产物的检测 | 第59-60页 |
·结果 | 第60-63页 |
·β-甘露聚糖酶(man)基因的克隆 | 第60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序列验证 | 第60页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0-61页 |
·β-甘露聚糖酶电转毕赤酵母 | 第61-62页 |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62页 |
·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诱导表达 | 第62-63页 |
·重组β-甘露聚糖酶的活力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