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29页 |
1 稀土简介 | 第9-11页 |
2 稀土光致发光有机配合物的发光原理 | 第11-18页 |
3 稀土光致发光有机配合物的主要类型 | 第18-20页 |
4 稀土荧光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0-23页 |
5 稀土配合物/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应用 | 第23-25页 |
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9页 |
第1章 脂肪酸稀土光致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9-45页 |
·前言 | 第29页 |
·实验内容 | 第29-31页 |
·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29页 |
·仪器与测试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硝酸稀土的制备 | 第30页 |
·NH_4[REF_4·H_2O](RE=Eu~(3+)、Tb~(3+),F=C_2、C_4)的合成 | 第30页 |
·[TbF_3·2H_2O]_2(F=C_2、C_4)的合成 | 第30页 |
·EuF_3(F=C_6、C_8、C_(12))的合成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3页 |
·NH_4[REF_4·H_2O](RE=Eu~(3+)、Tb~(3+),F=C_2、C_4)配合物表征 | 第31-40页 |
·元素分析 | 第31页 |
·热重分析 | 第31-3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4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34-38页 |
·荧光寿命分析 | 第38-40页 |
·EuF_3(F=C_6、C_8、C_(12)、C_(18))配合物表征 | 第40-43页 |
·元素分析 | 第40-41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2章 脂肪酸(C_2、C_4)稀土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 | 第45-57页 |
·前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页 |
·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46页 |
·仪器与测试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丙烯酰胺发光聚合物的合成 | 第46页 |
·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 | 第46页 |
·聚合物的表征 | 第46-55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6-49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9-52页 |
·荧光寿命分析 | 第52-54页 |
·ESEM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3章 脂肪酸(C_6、C_8、C_(12))铕PMMA发光聚合物的合成 | 第57-67页 |
·前言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57-58页 |
·仪器与测试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EuF_3/PMMA聚合物的合成 | 第58页 |
·EuF_3/第二配体/PMMA聚合物的合成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5页 |
·聚合物外观 | 第58-59页 |
·第二配体的选择 | 第59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59-6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2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62-64页 |
·ESEM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脂肪酸铕光致发光配合物在通用塑料中的应用 | 第67-75页 |
·前言 | 第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7-68页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67页 |
·仪器和测试 | 第67-68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68-73页 |
·加工时间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68页 |
·不同基体对聚合物性能影响 | 第68-69页 |
·不同配体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0-71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个人简历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