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论当前我国村委会职能的转变与完善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3页
一、村委会职能的权源——村民自治制度概述第13-17页
 (一) 村民自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3-14页
  1. “市民社会”理论第13-14页
  2. “社会自治”理论第14页
 (二)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沿革第14-15页
 (三)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第15-16页
 (四)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本质和价值取向第16-17页
  1.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目的和本质第16页
  2.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价值取向第16-17页
二、我国村委会职能的法律解读第17-20页
 (一) 我国法律关于村委会职能的相关规定第17-18页
  1. 我国宪法关于村委会的定性第17页
  2. 我国法律关于村委会的职能的总括性规定第17-18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具体涉及村委会职能的条款第18页
 (二) 对我国村委会职能的法律解读第18-20页
三、当前我国村委会职能的扩张和收缩第20-23页
 (一) 我国村委会职能的沿革第20-21页
 (二) 当前我国村委会职能的扩张与收缩第21-23页
  1. 大多数村委会职能的扩张第22页
  2. 部分村委会职能的收缩第22-23页
  3. 少数村委会职能的相对稳定第23页
四、村委会职能的转变与完善第23-42页
 (一) 制约村委会职能转变的因素第23-28页
  1. 上级政府对村民自治的不适当干预第23-24页
  2. 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第24页
  3. 广大农民村民自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第24-25页
  4. 民主选举中的暗箱操作第25-26页
  5. 村委会建设薄弱、职能不清,村干部素质普遍提高第26-27页
  6. “民主决策”的失语——权力运作相对集中第27页
  7. 权利救济途径的贫乏第27-28页
 (二) 村委会面临的新情况第28-32页
  1. 土地纠纷不断,群体性事件突出第28页
  2. 农村帮派意识增强,利益冲突加剧第28-29页
  3. 农村文化娱乐方式简单,精神生活匮乏第29-30页
  4. 农村生活风险与日俱增,社保、医疗问题凸显第30页
  5. 农村内部贫富差距明显加大第30-31页
  6. 农民工外出务工及其所引起的相关问题第31-32页
  7.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第32页
 (三) 城乡统筹下村委会职能的转变与完善第32-37页
  1. 土地流转的有效组织、监管职能第33页
  2. 社会保障职能第33-34页
  3. 公共设施的兴建与维护第34-35页
  4. 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第35页
  5. 应对公权力的侵害第35-36页
  6. 新生活方式的推行第36页
  7. 民主权利意识的训练第36-37页
 (四) 实现村委会职能转变的现实路径第37-42页
  1. 明晰行政权与自治权二者的关系第37-38页
  2. 明确村民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自主性第38页
  3. 大力推进乡村法制建设,帮助农民树立“法治”“自治”意识第38-39页
  4. 完善基层村民民主选举模式第39页
  5. 建设职能明晰、运作高效的村委会第39-40页
  6. 严格贯彻村民集体议事、民主监督制度第40页
  7. 明确各级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第40-41页
  8. 健全村民自治权利救济途径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村级治理中的民主监督--贵州省圭叶村“五合章”经验解读
下一篇: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的行动逻辑--基于孟村个案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