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产业集群的含义与分类 | 第12-14页 |
·产业集群的含义 | 第12-13页 |
·依据不同标准对产业集群有不同分类 | 第13-14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有关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 第15-16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系统动力学理论简介 | 第18-23页 |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 第18-19页 |
·系统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步骤 | 第21-23页 |
3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发展特性分析 | 第23-28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发展策略选择 | 第24-28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发展策略的博弈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发展策略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25-28页 |
4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运行机理系统建模 | 第28-52页 |
·研究问题的特性及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28-29页 |
·研究问题的特性 | 第28页 |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28-29页 |
·建立‘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运行机理系统模型的目的 | 第29-30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运行机理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30-31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运行机理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31-36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营利模式分析 | 第31-32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运行机理的因果关系图 | 第32-36页 |
·‘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发展初期运行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6-43页 |
·系统流图及变量方程 | 第36-41页 |
·模型说明及参数估计 | 第41-43页 |
·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43-44页 |
·模型模拟分析 | 第44-52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44-45页 |
·政策模拟 | 第45-52页 |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2-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7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0页 |
B. 熵值法计算模型中企业家因子 | 第60-65页 |
C. 本研究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