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通用视觉目标识别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研究背景第13-15页
   ·研究意义第15-17页
   ·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第17-20页
     ·特征的语义化描述第17-18页
     ·多特征融合第18页
     ·多示例多标注识别第18页
     ·基于核的机器学习第18-19页
     ·增量/在线式学习第19-20页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通用视觉目标识别综述第22-41页
   ·图像特征表达第22-27页
     ·SIFT 特征第22-23页
     ·HOG 特征第23-24页
     ·LBP 特征第24-25页
     ·GIST 特征第25-26页
     ·CTM 特征第26-27页
   ·分类和识别策略第27-30页
     ·k-最近邻第28页
     ·支持矢量机(SVM)第28-30页
   ·典型识别框架第30-35页
     ·词袋框架第30-32页
     ·空间金字塔框架第32-33页
     ·贝叶斯分类框架第33-34页
     ·多示例多标注学习框架第34-35页
   ·数据库第35-39页
     ·自然场景分类数据库第35-37页
     ·目标数据库第37-38页
     ·目标场景混合数据库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多示例图像包生成器的研究第41-65页
   ·多示例多标注问题示例和模型第41-43页
   ·图像多示例包生成器第43-49页
     ·基于像素块的图像包生成器第43-44页
     ·基于滤波输出的图像包生成器第44-46页
     ·基于SOM 分割的图像包生成器第46-47页
     ·基于JSEG 分割的图像包生成器第47-48页
     ·基于注意力模型的图像包生成器第48-49页
   ·多示例多标注学习算法第49-51页
   ·实验及结果第51-56页
     ·评估数据库第52-53页
     ·实验结果第53-56页
     ·关于图像多示例包生成的初步结论第56页
   ·基于PLSA 模型的语义包生成器第56-63页
     ·PLSA 语义模型第57-58页
     ·PLSA 在视觉识别领域的解释第58-60页
     ·基于PLSA 语义模型的图像包生成过程第60-61页
     ·在多标注自然场景数据库上的评估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基于生物启发特征的分类技术研究第65-81页
   ·生物启发特征(BIM)的形成过程第65-67页
   ·BIM 性能评估第67-70页
     ·原型个数对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不同次的随机抽取原型对识别性能的影响第68页
     ·PCA 降维对识别性能的影响第68-70页
   ·BIM 与简单特征融合进行单标注识别第70-75页
     ·简单颜色特征描述第70页
     ·简单形状特征描述第70-71页
     ·在单标注自然场景数据库上的实验评估第71-75页
   ·BIM 与简单特征融合进行多标注识别第75-80页
     ·BIM 与颜色特征融合表达多示例包第75-76页
     ·对多标注场景识别第76-77页
     ·对多标注目标识别第77-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异质特征融合机第81-116页
   ·异质特征融合机第81-84页
   ·HFFM 模型的批处理式优化算法研究第84-94页
     ·组坐标梯度下降算法第84-85页
     ·VOC2009 目标数据库上的实验评估第85-92页
     ·LSP 场景数据库上的实验评估第92-94页
   ·HFFM 模型的在线式优化算法研究第94-115页
     ·在线式优化算法相关工作第94-98页
     ·OLHFFM 提出的动机第98-99页
     ·OLHFFM 算法第99-105页
     ·OLHFFM 在事件数据库上的实验评估第105-109页
     ·OLHFFM 在目标数据库上的实验评估第109-111页
     ·OLHFFM 在场景数据库上的实验评估第111-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结论及展望第116-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网膜血管图像处理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单视觉通道唇读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