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P2P的应用层组播鲁棒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本文的工作第10-11页
   ·论文组织安排第11-12页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2章 相关技术第13-25页
   ·引言第13页
   ·流媒体技术第13-16页
     ·流媒体技术原理第14页
     ·流媒体编码技术第14-16页
     ·流媒体发布技术第16页
   ·IP组播技术第16-18页
   ·P2P技术第18-20页
     ·P2P的分类第19页
     ·P2P模式媒体传输的优点第19-20页
   ·应用层组播技术第20-24页
     ·应用层组播的产生第20-21页
     ·应用层组播的关键技术第21-23页
     ·应用层组播中的主要方案第23-24页
     ·应用层组播算法的评价方法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应用层组播鲁棒性分析第25-34页
   ·引言第25-26页
   ·应用层组播鲁棒性分析第26-33页
     ·使用洪泛机制第26页
     ·降低失效节点发生频率第26-27页
     ·失效检测和树重构技术第27-31页
     ·多树环结构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一种增强应用层组播鲁棒性的算法第34-52页
   ·引言第34-35页
   ·算法描述第35-43页
     ·构建组播树第35-37页
     ·构造备份路由第37-38页
     ·树结构调整第38-39页
     ·组播树节点的维护第39-40页
     ·结合分层编码传输的方案第40-43页
   ·仿真模拟与分析第43-51页
     ·NS-2简介第43-45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5-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线性系统的传感器管理算法研究
下一篇:流量预测算法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