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稳健性影响研究--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2-13页 |
·稳健性的定义 | 第12-13页 |
·稳健性的分类 | 第13页 |
·文章的结构安排与创新 | 第13-16页 |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6-23页 |
·会计稳健性的存在及成因分析 | 第16-19页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8-19页 |
·稳健性的经济后果 | 第19-20页 |
·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 | 第20-23页 |
·净资产基础计量 | 第20-21页 |
·盈余—股价回报模型 | 第21页 |
·应计—现金流量模型 | 第21-22页 |
·盈余—应计基础计量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稳健性的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稳健性成因的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契约 | 第23-24页 |
·股东法律诉讼 | 第24页 |
·税收 | 第24页 |
·会计监管 | 第24页 |
·我国稳健性的主要成因—会计准则 | 第24-26页 |
·会计准则的变迁中稳健性原则的体现 | 第26-28页 |
·第一阶段(1985年—1991年) | 第26页 |
·第二阶段(1992年—1997年) | 第26-27页 |
·第三阶段(1998年—2000年) | 第27页 |
·第四阶段(2001年—2006年) | 第27-28页 |
·新会计准则中稳健性的体现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盈余稳健性实证研究与设计 | 第29-41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29-30页 |
·研究设计 | 第30-34页 |
·会计累积应计项目 | 第30-32页 |
·应计—现金流量模型 | 第32-33页 |
·盈余—股价回报模型 | 第33-34页 |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会计累积应计项目趋势分析 | 第35-36页 |
·应计—现金流量模型 | 第36-38页 |
·盈余—股价回报模型 | 第38-4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政策建议 | 第41-43页 |
·局限之处 | 第43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