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甘草对黄连生物碱药动学的影响 | 第12-22页 |
1 材料 | 第13-14页 |
1.1 药品与试剂 | 第13页 |
1.2 仪器 | 第13-14页 |
1.3 动物 | 第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4-17页 |
2.1 甘草酸、甘草苷LC-MS测定方法 | 第14页 |
2.2 黄连生物碱LC-MS测定方法 | 第14-15页 |
2.3 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 | 第15页 |
2.4 生物样本中生物碱LC-MS/MS测定方法 | 第15页 |
2.5 黄连、甘草水提物的制备及质控 | 第15-16页 |
2.5.1 甘草水提物的制备及质控 | 第15-16页 |
2.5.2 黄连水提物的制备及质控 | 第16页 |
2.5.3 甘草+黄连水提物的制备及质控 | 第16页 |
2.6 黄连与甘草配伍前后整体药代动力学实验 | 第16页 |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7-21页 |
3.1 甘草酸、甘草苷质控结果 | 第17页 |
3.2 黄连四种生物碱质控结果 | 第17-18页 |
3.3 黄连与甘草配伍前后整体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 | 第18-21页 |
4 讨论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甘草不同组分对黄连生物碱药动学的比较研究 | 第22-40页 |
1 材料 | 第23-25页 |
1.1 药品与试剂 | 第23页 |
1.2 仪器 | 第23-24页 |
1.3 动物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1 Krebs-Ringer缓冲液配制 | 第25页 |
2.2 甘草酸、甘草苷LC-MS测定方法 | 第25页 |
2.3 黄连生物碱LC-MS测定方法 | 第25页 |
2.4 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 | 第25页 |
2.5 生物样本中生物碱LC-MS/MS测定方法 | 第25页 |
2.6 甘草组分分离及受试物的制备及质控 | 第25-26页 |
2.6.1 甘草大分子混合组分、小分子混合组分分离制备及质控 | 第25-26页 |
2.6.2 甘草三萜皂苷组分制备及质控 | 第26页 |
2.6.3 黄连及甘草各组分混合物制备与质控 | 第26页 |
2.7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溶解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2.8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在胃液溶出曲线的影响 | 第27页 |
2.9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在肠液溶出曲线的影响 | 第27页 |
2.10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体外肠吸收的影响 | 第27-28页 |
2.11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整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第28页 |
2.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8-39页 |
3.1 甘草酸、甘草苷质控结果 | 第28-29页 |
3.2 黄连四种生物碱质控结果 | 第29-30页 |
3.3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溶解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在胃液溶出曲线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在肠液溶出曲线的影响 | 第32-34页 |
3.6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体外肠吸收的影响 | 第34-35页 |
3.7 甘草各组分对黄连四种生物碱体内吸收的影响 | 第35-39页 |
4 讨论 | 第39-40页 |
全文总结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附录1 :文献综述 Pharmacoki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etoxification effect of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Gancao):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transporters, and beyond | 第48-78页 |
References | 第65-78页 |
附录2 :参加学术会议及发表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