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松嫩平原不同生长年限实验肥披碱草种群构件结构与生长特征比较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引言第8-16页
   ·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第8-9页
   ·无性系植物种群研究进展第9-10页
   ·植物种群构件理论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植物种群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1-12页
   ·植物种群构件表型可塑性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肥披碱草种群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第14-16页
1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6-19页
   ·自然概况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9-34页
   ·不同生长年限肥披碱草无性系数量和生物量特征及其可塑性第19-21页
     ·肥披碱草无性系数量特征第19-20页
     ·肥披碱草无性系生物量特征第20-21页
   ·无性系构件与无性系大小相关性分析第21-24页
     ·无性系分蘖株数量与丛茎的关系第22-23页
     ·冬眠构件结构及其与丛茎的关系第23-24页
     ·无性系分蘖株生物量与丛茎的关系第24页
   ·肥披碱草生殖分蘖株数量特征以及各数量特征之间相关性分析第24-34页
     ·生殖分蘖株数量特征第24-26页
     ·生殖分蘖株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26-34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4-36页
   ·分蘖株和冬眠构件的结构第34页
   ·不同构件数量性状的表型可塑性第34页
   ·无性系构件数量以及生物量与丛径之间的生长规律第34-35页
   ·生殖分蘖株数量性状的表型可塑性及其主要的生长规律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2页
致谢第42-43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与玉米、狼尾草远缘杂交诱发甲基化变异和转座子mPing及Pong的激活
下一篇:长白山地区人参用地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以抚松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