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为商业功能的高层居住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初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缘起 | 第9-11页 |
·底部为商业功能的高层居住建筑的兴起 | 第9页 |
·入口空间的重要性 | 第9-11页 |
·学业阶段的相关设计 | 第11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分析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3-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底部为商业功能的高层居住建筑入口空间综述 | 第15-23页 |
·高层商住建筑入口空间界定 | 第15-16页 |
·高层商住建筑的定义 | 第15-16页 |
·入口空间界定 | 第16页 |
·高层商住建筑的商住组合方式及其入口设计 | 第16-20页 |
·叠加式:商业与住宅完全上下叠合 | 第17-18页 |
·相贯式:商业与住宅平面互相嵌入咬合 | 第18-19页 |
·包含式:商业作为住宅的底盘基座 | 第19-20页 |
·关于三种形态 | 第20页 |
·高层商住建筑入口处理中的现实问题 | 第20-22页 |
·城市与建筑的矛盾 | 第20-21页 |
·建筑与入口的矛盾 | 第21页 |
·入口与入口的矛盾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3 入口空间的基本设计方法 | 第23-47页 |
·影响入口空间设计的若干因素 | 第23-26页 |
·设计因素 | 第23页 |
·经济投资的影响 | 第23-24页 |
·地域文化特征 | 第24-25页 |
·建筑形态的制约 | 第25页 |
·政策法规的限制 | 第25-26页 |
·结构技术的影响 | 第26页 |
·入口的空间职能 | 第26-31页 |
·空间的区分与转换 | 第26-28页 |
·交通组织的职能 | 第28页 |
·标志导向与识别功能 | 第28-30页 |
·安全职能 | 第30-31页 |
·交往职能 | 第31页 |
·文化职能 | 第31页 |
·入口空间的构成要素 | 第31-42页 |
·实体要素 | 第31-41页 |
·空间要素 | 第41-42页 |
·入口的设计原则 | 第42-45页 |
·人性化原则 | 第42-43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43-44页 |
·符合地域和文化特征原则 | 第44页 |
·符合经济技术和法规原则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入口的空间形态 | 第47-55页 |
·入口形态的分类 | 第47-51页 |
·按功能组织和构成要素来分 | 第47-49页 |
·按入口空间与建筑的平面关系来分 | 第49-50页 |
·按入口空间与建筑的竖向组织来分 | 第50-51页 |
·入口空间形态设计 | 第51-52页 |
·入口空间的几何形体设计 | 第51页 |
·入口空间的使用 | 第51-52页 |
·入口形体的设计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5 入口空间软环境的营造 | 第55-69页 |
·尺度的选定 | 第55-56页 |
·材料的选择 | 第56-57页 |
·色彩的设计 | 第57-59页 |
·入口光环境 | 第59-61页 |
·入口无障碍设计 | 第61-67页 |
·关于无障碍设计 | 第61页 |
·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 | 第61-62页 |
·细部无障碍设计 | 第62-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6 实例分析 | 第69-85页 |
·项目概述 | 第69-71页 |
·万达广场相关资料 | 第71-74页 |
·入口空间组织 | 第74-76页 |
·居住入口形态分析 | 第76-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7 结语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图表目录 | 第9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