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推进系统(发动机、推进器)论文--特种发动机论文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工作性能及其发射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31页
   ·引言第11-18页
     ·电推进简介第11-16页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第16-18页
   ·运行原理第18-19页
   ·国内外FEEP 研究现状第19-2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7-28页
   ·论文的来源及意义第28-29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2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系统分析及建立第31-47页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结构分析第31-32页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实验样机的设计目标第32-33页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性能模型分析第33-38页
     ·FEEP 的性能分析第33-35页
     ·荷质比的影响因素第35-36页
     ·发射伏安特性的影响因素第36-38页
   ·推进剂的选择第38-39页
   ·FEEP 本体的结构设计方案第39-42页
   ·电源及温度控制设计方案与实现第42-45页
     ·电源设计第42-44页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3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发射极制备与推力测量方案第47-60页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发射极的制备第47-56页
     ·发射针的制备第47-54页
     ·发射尖浸润工艺研究第54-56页
   ·测试平台设计方案第56-59页
     ·推力测量方案第56-58页
     ·发射电流及发射电压测量第58页
     ·质量测量方案第58-59页
     ·其它参数测量方案第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4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发射极极间电场计算第60-76页
   ·发射极尖端的形状第60-64页
     ·静态泰勒锥模型第60-62页
     ·动态流柱模型第62-63页
     ·改进的动态流柱模型第63-64页
   ·SCWIM 法计算电场第64-75页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第65-67页
     ·SCWIM 网格划分的配置第67-71页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发射极的电场计算及分析第71-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5 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发射机理研究第76-99页
   ·最小发射电流模型的基本假设第77页
   ·离子发射机理第77-85页
     ·原子电离方式第77-80页
     ·场蒸发与场电离第80-83页
     ·场蒸发过程建模第83-85页
   ·流体流动模型第85-89页
     ·基于改进后动态流柱模型的假设第86页
     ·模型中的粘性假设第86-87页
     ·伯努利方程第87-88页
     ·从流体角度对电流密度的推导第88-89页
   ·发射电流的计算第89-90页
   ·最小发射极顶点半径第90-91页
   ·稳定发射状态及最小发射电流状态第91-98页
     ·发射状态及其稳定性分析第92-95页
     ·最小发射电流状态第95-96页
     ·温度的影响第96-97页
     ·稳定发射电流上限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6 实验验证与分析第99-113页
   ·FEEP 实验样机验证实验第101-102页
   ·FEEP 发射伏安特性的结果分析第102-106页
     ·发射针顶点半径与伏安特性的关系第102-104页
     ·吸极相关几何参数与伏安特性的关系第104-106页
   ·性能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第106-110页
     ·推力测量结果与分析第106-108页
     ·质量效率测量结果与分析第108-109页
     ·比冲测量结果与分析第109页
     ·性能测试实验结果小结第109-110页
   ·最小发射电流模型的验证与实验结果分析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5页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第一作者)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9页
附件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细煤粉O2/CO2燃烧及NOx异相还原机理
下一篇:基于灰度自相关和差异化的速度/粒径同场测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