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5页 |
| 1 引言 | 第15-38页 |
| ·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5-20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 第20-29页 |
| ·研究的基本目标、逻辑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9-33页 |
| ·本研究内容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 第33-36页 |
|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 第36-38页 |
| 2 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38-54页 |
| ·信用合作与合作金融的相关理论 | 第38-42页 |
| ·产权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42-47页 |
| ·制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47-52页 |
|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52-54页 |
| 3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变迁 | 第54-68页 |
| ·农村信用社试办、推广与调整阶段(建国初期到1958 年“大跃进”前夕) | 第54页 |
| ·农村信用社在曲折中前进的阶段(1958 年至1979 年) | 第54-55页 |
| ·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调整中发展的阶段(1980-1996 年8 月) | 第55-57页 |
| ·农村信用社的独立发展阶段(1996 年8 月至2003 年6 月) | 第57-59页 |
| ·农村信用社新一轮试点改革与深化发展阶段(自2003 年6 月至今) | 第59-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4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的特征比较分析 | 第68-105页 |
| ·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 第68-78页 |
| ·股份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 第78-90页 |
| ·股份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 第90-95页 |
| ·三种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 | 第95-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5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 | 第105-168页 |
| ·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落后地区农信社为例 | 第105-111页 |
| ·股份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山东省农信社为例 | 第111-150页 |
| ·股份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江苏、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 第150-1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6-168页 |
| 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趋势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 第168-175页 |
|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探索 | 第168-169页 |
| ·农信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体系整体架构的设想 | 第169-172页 |
| ·农村信用社监管体制的创新 | 第172-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4-175页 |
| 7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 第175-184页 |
|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建设经验的借鉴及启示 | 第175-177页 |
| ·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法人治理结构 | 第177-181页 |
| ·科学构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扶持体系 | 第181-183页 |
|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运行法规 | 第183-1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4页 |
| 8 研究结论与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84-189页 |
| ·研究结论概要 | 第184-187页 |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187-189页 |
| 9 附录 | 第189-197页 |
| ·2006-2008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状况的调研问卷摘要 | 第189-192页 |
| ·山东省社科《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研究》课题报告摘要 | 第192-195页 |
| ·农村信用社重点课题《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课题报告摘要 | 第195-197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7-207页 |
| 致谢 | 第207-20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209-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