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定向培养三层穗生产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核心种子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前言第10-19页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9页
   ·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原理和技术第10-15页
     ·冷水串灌繁殖原理和技术第11-12页
     ·海南冬季繁殖原理和技术第12页
     ·再生繁殖原理和技术第12-13页
     ·高海拔自然繁殖原理和技术第13-14页
     ·越冬繁殖原理和技术第14-15页
   ·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原理与技术第15-19页
     ·两用核不育系退化现象和原因第15-16页
       ·不育系退化的现象第15页
       ·不育起点温度“漂变”原因第15-16页
     ·克服不育起点温度“漂变”的策略第16-19页
       ·核心种子生产程序与方法第16-17页
       ·选育“缓漂移”的不育系第17-19页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1 材料第19页
 2 方法第19-23页
   ·不同秧龄移栽试验第19页
   ·肥料施用试验第19-20页
   ·基本苗试验第20页
   ·“三层穗”法生产核心种子试验第20-23页
     ·选种圃的设置第20页
     ·“三层穗”苗穗群体的培养第20-21页
       ·播种育秧与移栽第20页
       ·选种圃三层穗培养措施第20-21页
     ·叶龄与分蘖动态记载第21页
     ·幼穗分化进度观察第21页
     ·冷水处理期的水温调控与记载第21-22页
     ·抽穗动态调查第22页
     ·选择标准单株第22页
     ·花粉镜检与套袋自交第22页
     ·选择核心单株与收获核心种子第22-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32页
 1 不同秧龄移栽对不育系群体的分蘖和幼穗分化的影响第23-24页
 2 不同带蘖数秧苗移栽对不育系群体的分蘖和幼穗分化的影响第24-26页
 3 不同施肥方式对不育系群体分蘖的影响第26页
 4 定向培养三层穗生产核心种子的效果第26-32页
   ·生育期及主茎叶片数第26页
   ·两次冷水处理始期的幼穗发育进度第26-27页
   ·冷灌处理期的水温观测结果第27-28页
   ·逐日抽穗数调查结果第28-30页
   ·花粉镜检结果第30-31页
   ·核心单株的选择第31-32页
讨论与结论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38页
作者简历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田周种植桂牧一号杂交象草草田耦合模式效益研究
下一篇:棉秆韧皮纤维形态结构、理化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