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与健全必要性第8-12页
 第一节 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第8页
 第二节 目前我国法律中关于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第8-10页
  一、程序法的规定第8-9页
  二、实体法的规定第9-10页
 第三节 健全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必要性第10-12页
第二章 证券侵权行为界定和表现形式第12-33页
 第一节 证券侵权行为概念与特征第12-13页
  一、证券侵权行为概念第12页
  二、证券侵权行为的特征第12-13页
 第二节 证券侵权行为的性质认定第13-15页
  一、证券侵权与侵权行为第13页
  二、证券侵权是特殊侵权行为第13-15页
 第三节 证券侵权的表现形式第15-33页
  一、虚假陈述侵权行为第15-17页
   (一) 虚假陈述侵权行为的概念第15页
   (二) 虚假陈述侵权行为样态第15-17页
  二、内幕交易侵权行为第17-23页
   (一) 内幕交易的概念第17-18页
   (二) 内幕信息的认定第18-22页
   (三) 内幕交易侵权行为样态第22-23页
  三、操纵市场的侵权行为第23-28页
   (一) 操纵市场侵权行为的概念第23-24页
   (二) 操纵市场侵权行为样态第24-28页
  四、欺诈客户的侵权行为第28-33页
   (一) 欺诈客户行为的概念第28页
   (二) 欺诈客户侵权行为的样态第28-33页
第三章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内涵及构成要件第33-47页
 第一节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内涵及类型第33-34页
  一、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第33页
  二、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第33-34页
  三、操纵市场的民事责任第34页
  四、欺诈客户的民事责任第34页
 第二节 证券侵权的民事责任主体第34-37页
  一、发起人第34-35页
  二、发行人或上市公司第35页
  三、证券公司第35-36页
  四、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第36页
  五、中国证监会及证券业协会第36页
  六、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第36-37页
  七、投资者(主要是大投资者如机构投资者)第37页
  八、自然人(证券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第37页
 第三节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损害事实第37-39页
 第四节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第39-43页
  一、美国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第39-42页
   (一) “信赖推定”理论第40-41页
   (二) “市场欺诈”理论第41-42页
  二、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第42-43页
 第五节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第43-47页
  一、关于发行人和发起人的归责原则第44-45页
  二、承销商应的归责原则第45页
  三、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归责原则第45-46页
  四、中介机构,如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归责原则第46-47页
第四章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责任形式与救济途径第47-56页
 第一节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第47-48页
  一、停止侵害第47页
  二、返还财产第47页
  三、支付违约金第47页
  四、赔偿损失第47-48页
 第二节 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救济途径第48-56页
  一、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第48-50页
   (一) 前置程序的设立第48-49页
   (二) 受案范围的限制第49页
   (三) 诉讼制度的限制第49-50页
  二、对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制度的评价及建议第50-56页
   (一) 取消前置程序第50-51页
    1、前置构成了对当事人诉权的非法限制第50页
    2、前置限制了当事人的举证权利第50-51页
   (二) 引进英美国家的集团诉讼制度第51-56页
    1、英美集团诉讼的特点第51-53页
    2、集团诉讼的优势第53页
    3、集团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比较第53-54页
    4、我国引进集团诉讼制度的方式第54-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注释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若干问题研究--以内幕交易认定为重点
下一篇:试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规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