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生活垃圾的产生现状 | 第12-13页 |
·生活垃圾及渗滤液的处置方式 | 第13-18页 |
·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 | 第13-15页 |
·渗滤液的处置方式 | 第15-17页 |
·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生活垃圾的填埋技术 | 第18-24页 |
·填埋技术的发展 | 第18-19页 |
·传统填埋技术的不足 | 第19-21页 |
·准好氧填埋技术的优势 | 第21-22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22-24页 |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论文的选题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2章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降解机理分析 | 第26-33页 |
·准好氧填埋场填埋结构 | 第26-27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垃圾降解机理 | 第27-31页 |
·渗滤液回灌加速垃圾降解机理 | 第31-33页 |
第3章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特征 | 第33-52页 |
·试验的组织与实施 | 第33-40页 |
·试验目的 | 第33页 |
·实验装置 | 第33-36页 |
·垃圾组分及垃圾填埋 | 第36页 |
·渗滤液回灌方式 | 第36-39页 |
·实验监测指标及方法 | 第39-40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分析 | 第40-50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好氧/厌氧区域微观分析 | 第40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pH及VFA变化趋势及分析 | 第40-43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中COD_(Cr)总量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准好氧填埋场不同区域COD_(Cr)溶出速率与降解速率差异 | 第44-46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的电导率变化特征 | 第46-48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DO变化特征 | 第48-49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碱度变化特征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沉降特征模拟研究 | 第52-67页 |
·引言 | 第52页 |
·研究现状 | 第52-55页 |
·垃圾填埋场沉降机理分析 | 第55-57页 |
·模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沉降特征 | 第57-64页 |
·模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第一个月沉降特征 | 第57-58页 |
·模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封场后390天沉降特征 | 第58-59页 |
·距导气管不同距离监测点沉降差异 | 第59-62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导气管影响半径探讨 | 第62-63页 |
·各监测点不均匀沉降曲线拟合及沉降坡度 | 第63-64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沉降的应对措施 | 第64-65页 |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沉降对渗滤液优先流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