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s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2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11-16页 |
·技术创新 | 第11-12页 |
·自主创新和农业自主创新 | 第12-14页 |
·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综述的简单评述 | 第20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22-24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22-23页 |
·研究可能的不足 | 第23-24页 |
2 农业自主创新机理的分析 | 第24-31页 |
·农业自主创新主体 | 第24-27页 |
·政府—创新调控主体 | 第24-26页 |
·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供给主体 | 第26页 |
·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活动服务主体 | 第26页 |
·涉农企业—创新应用转化主体 | 第26-27页 |
·创新环境的影响作用 | 第27-29页 |
·政策法规环境 | 第27-28页 |
·知识环境 | 第28-29页 |
·中介服务环境 | 第29页 |
·人文环境 | 第29页 |
·农业自主创新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复合系统 | 第29-31页 |
3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概况 | 第31-42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的资源投入情况分析 | 第31-34页 |
·科研人员投入 | 第31-32页 |
·科研经费投入 | 第32-33页 |
·农业自主创新政策投入 | 第33-34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活动情况分析 | 第34-36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基础研究情况 | 第34-35页 |
·四川省农业科技项目(课题)情况 | 第35-36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的产出情况分析 | 第36-41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产出 | 第36-39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产业化成果产出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4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第42-57页 |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 第42-44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2-43页 |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43页 |
·指标的解释和计算说明 | 第43-44页 |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 第44-47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 第47-57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 | 第48-51页 |
·不同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 第51-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57-62页 |
·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59页 |
·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 | 第57页 |
·农业科研项目研究的协作攻关能力较弱 | 第57页 |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57-58页 |
·种植业和林业自主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 第58-59页 |
·提升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 第59-62页 |
·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资机制 | 第59页 |
·压缩非技术人员比重,整合创新资源,提高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 第59-60页 |
·推进四川省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60页 |
·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强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60-61页 |
·制定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政策,建立健全农业科研体制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