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镁及镁合金的基本性质 | 第9页 |
1.2 镁合金的强化机制 | 第9-11页 |
1.3 镁合金的合金化 | 第11-14页 |
1.3.1 常用合金化元素 | 第11-12页 |
1.3.2 Ti在镁合金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4 镁合金的热处理 | 第14-17页 |
1.4.1 固溶处理 | 第14-15页 |
1.4.2 时效处理 | 第15页 |
1.4.3 Mg-Zn系合金的热处理 | 第15-17页 |
1.5 相图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1.5.1 相图计算原理 | 第17-19页 |
1.5.2 相图计算的热力学模型 | 第19-21页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21页 |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研究方法与实验内容 | 第22-29页 |
2.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2.1.1 Zn-Mg-Ti中间合金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1.2 Zn-Mg-Ti中间合金制备过程 | 第23-24页 |
2.1.3 Mg-W-720、Mg-A-720及Mg-A-760 合金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1.4 Mg-W-720、Mg-A-720及Mg-A-760 合金制备过程 | 第24-25页 |
2.2 测试与分析 | 第25-26页 |
2.3热处理实验 | 第26-27页 |
2.4 硬度测试 | 第27-29页 |
3 冷却方式对Zn-Mg-Ti中间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29-38页 |
3.1 合金成分 | 第29页 |
3.2 空冷态中间合金(中间合金A)的微观组织 | 第29-30页 |
3.2.1 金相组织 | 第29-30页 |
3.2.2 SEM与 EDS结果 | 第30页 |
3.3 水冷态合金(中间合金W)的微观组织 | 第30-32页 |
3.3.1 金相组织 | 第30-31页 |
3.3.2 SEM与 EDS结果 | 第31-32页 |
3.4 Zn-Ti计算相图 | 第32-34页 |
3.5 中间合金中的第二相 | 第34-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含Ti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 第38-47页 |
4.1 铸态合金的相组成 | 第38-39页 |
4.2 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 | 第39-40页 |
4.3 铸态合金的DSC分析 | 第40-41页 |
4.4 Mg-Zn计算相图 | 第41-42页 |
4.5 铸态合金的分析讨论 | 第42-43页 |
4.6 热处理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 第43-45页 |
4.6.1 固溶态合金微观组织 | 第44页 |
4.6.2 时效态合金的硬度 | 第44-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A.Mg-Zn与 Zn-Ti二元热力学数据库 | 第55-62页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